金寨县斑竹园镇:“点线面”结合织密文明实践“服务网”
近年来,金寨县斑竹园镇紧紧围绕“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目标,着力在打造阵地“点”、健全制度“线”、创新服务“面”上下功夫,立体式织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网”,让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地见效。
打造阵地“点”,夯实文明实践基础。坚持将阵地建设作为夯实文明实践基础的发力支点,围绕“场所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保障体系化、活动常态化”建设要求,立足村情实际,有效整合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农家书屋等现有公共服务资源,按照“功能整合、一室多用”的原则,融合基层党建、综治、法律服务、平安建设等功能,形成覆盖全镇集高效、便民、优质服务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链”。截至目前,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N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向基层延伸,实现镇、村全覆盖。同时,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成员单位联合、站所联动、活动报备、督查考评、表彰奖励五项机制,做到文明实践“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切实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格局。
健全制度“线”,强化文明实践功能。斑竹园镇坚持“全局谋划、党建统领”原则,建立规范的实践站管理体系,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管理制度》,镇、村两级均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架构,设置专人负责,明确具体任务要求,为开展文明实践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完善志愿服务参与体系,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微信村民群及宣传栏等方式,招募志愿者,组建理论宣讲、红色基因传承、移风易俗等10余支志愿服务队,以制度推动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志愿者积分兑换激励机制,依托“振风超市”,通过发放积分、“红黑榜”公示等多种方式,激励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创新服务“面”,发挥文明实践作用。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基层工作紧密融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镇内各村建立“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内设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岗,配备爱心药箱、雨伞等便民物品,招募志愿者积极为办事群众开展服务,让群众办事既便利又舒心。结合“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活动日”,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为重点服务对象,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方式,组织志愿者开展“邻里互助”结对帮扶活动,实实在在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围绕“讲、评、帮、乐、庆”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充分利用元旦、端午、国庆等重大节假日,举办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汇演、文化宣讲活动,不断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内容,增强村民获得感、认同感、幸福感。(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