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校一站”融合发展托起“夕阳红”
——走进裕安区新安镇丰泰社区老年学校
唱歌班里悠扬的歌声飘荡。
“这遍很好,来,让我们再练一遍,这次注意……”冬日的下午,阳光明媚,裕安区新安镇丰泰社区老年学校唱歌班里歌声悠扬。“学校就在家门口,太方便了。”今年68岁的吕志荣选择了感兴趣的声乐、戏剧、广场舞几门课,还报了手机班,跟着专业老师一起学习智能手机操作,“在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同时,还能结交新朋友,愉悦心情,跟原来就待在家里带孙子相比,这日子可不一样了,越过越有滋味。”
丰泰社区作为市级“两校一站”试点,夯实阵地建设,在原有的实践站基础上升级打造各个功能室。通过摸排走访、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辖区内目标老年人群体的需求和兴趣,从而制定老年学校的目标和计划,确定了学校的定位、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以及场地需求。“通过前期的努力,我们社区老年学校已经完成了学员的招生、教师的招聘以及课程的设置,目前学校已进入正常的运行阶段。学校共招生108人,教师7人,设置了7门课程9个班。”社区工作者李慧告诉记者,老年学校经过充分了解居民需求,征求目标老年人群体意见,开设了声乐、书法、绘画、舞蹈、模特走秀等特色课程,学员们为在家门口就能上老年学校赞不绝口。
社区场地和设施资源有限,通过合理规划和利用,将老年学校、家长学校和文明实践站安排在同一场地内,共享各个功能室、教室等设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两校一站”共同开展教育活动,老年学校经常邀请文明实践站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培训等活动,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礼仪知识;家长学校也经常与文明实践站合作,开展亲子活动,引导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社区建设和文明实践。
在两校的基础上,社区还成立一支由3名退休老干部牵头的志愿服务队——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自开始打造市级“两校一站”融合试点工作以来,夕阳红志愿服务队紧联群众需求,不断挖掘内在资源,整合辖区优势,积极促进社区老年学校、家长学校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融合发展,为“一老一小”居民家庭提供更多优质服务。“梁秀沧、李仲华、司应军三位老同志分别担任老年学校副校长、教务主任、家长学校副校长,他们退而不休,主动请缨,在社区领导下组织建立老年人志愿者服务队伍,积极参与社区各项活动,继续用激情和责任,从事老年人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为社区文明建设积极奉献。”李慧告诉记者,从建章立制到组建专职教师队伍,从阵地改造到课程设置以及招生试运行,夕阳红志愿服务队付出了汗水和辛劳,老年学校试运行阶段,受到一众老年人的欢迎、社区业主的好评。“你可别小瞧我们的老师,像教智能手机的刘洪雪老师都是我们请来的大拿。”梁秀沧笑着告诉记者。“家长学校除了使用省编教材外,我们还自编了家庭教育教材呢。”司应军一边翻教材一边自豪地说。
下一步社区将聚焦“一老一少”,提升课程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用心用情做好“两校一站”融合发展工作,把社区变成实实在在的“宜居之家”。(记者 宋金婷 袁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