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乐结合 “养老”变“享老”
——走进裕安区苏埠镇南楼村老年学校
精彩舞姿舞出精气神。
“只要咱老年学校有活动,我都会参加,和姐妹们在一起唱唱跳跳,老有所乐,身心健康。”今年61岁的尹如云是裕安区苏埠镇南楼村老年舞蹈队队长,提起上老年学校,她赞不绝口,“各种各样课程都有,卫生健康、唱歌跳舞、种植养殖的课程我们都很喜欢。”
南楼村位于苏埠镇东大门,环拥淠河总干渠,辖7个村民组,总人口3646人,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2013年底入选全国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农村幸福社区示范单位、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等称号。2006年6月,在苏埠镇老年学校的指导下,南楼村成立了老年学校,十几年来为老年教育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我们充分认识到办好村级老年学校是社会的需要,是农村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积极为老年人发挥余热搭建平台,让他们当好教育和关心下一代的参谋和助手。”苏埠镇老教委常务副主任王前勇向记者介绍,南楼村老年学校由村书记担任校长,全面负责,专职副校长和村委员负责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村‘两委’对老年学校特别重视,安排解决了学校教学活动的固定场地,课桌、椅子、教学硬件设施齐全,还设有图书室、健身活动室等。聘有退休教师开展老年学校教学工作,还临时聘请社会单位的专家主讲多类技术专业课呢。”
立足“学”与“乐”,让老年学校日趋规范。通过办学摸索,南楼村总结出村级老年学校教育的办学目标:遵循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理念,围绕逐年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开展多方面教学活动。老年学校班子带头,组织有智慧和能力的老年人和老党员编写今年学习规划,分为两门大课,一是种植和养殖的知识讲座;二是科学健身、修身养性、歌舞棋类等的学练结合,另外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安排一次实事讲座,由村书记主讲,整体构成“学”与“乐”相结合。
“我们是村级老年学校,制定老年学校的活动计划时,为适合农村生产活动特点,农忙每月活动一次,农闲每月活动两次,全年备课时数20余次。”南楼村老年学校常务副校长杨思宇告诉记者,学校列出12个月课程表,教师按课程表提前写好备课笔记,学员到校学习有准备。每节课的时间长短灵活掌握,可以集中听课,也可以分散活动或娱乐,或以小组联合开展活动,并对每次活动进行总结。学校贯彻“学乐结合”的施教方针,遵循老年人的生活规律,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在物质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老年人已不满足于衣食无忧地安度晚年,他们更渴望生活更精彩、更舒畅、更幸福。老有所乐,精神生活丰富,既陶冶情操,又促进了健康。”杨思宇说道。
南楼村还把老年人的学习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年终有部分老年代表和部分老党员参加直评村干部,会上发言积极,围绕村级财务管理、农田水利建设、维护村级道路、争创环境洁亮美等方面提了很多好建议。学员们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全村社会治安秩序明显改善,邻里和睦,谈笑风生,老爱少,少敬老,幸福指数与日俱增,促进了文明和谐南楼的建设。(记者 宋金婷 袁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