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斑竹园镇:巧用“加减乘除” 提升乡村“颜值”
为有效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营造良好的居民生活环境,金寨县斑竹园镇巧用“加减乘除”法,开展改善人居环境专项行动,让乡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强合力,压实工作责任。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上下“推动力”,充分整合镇村两级干部工作力量,在村干部落实网格化包保的基础上,按照“镇干包村、村干包组、党员包片”的要求,镇村结合,实行网格化管理,成立斑竹园镇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领导小组,所有组员下村,做到“谁排查、谁整改、谁负责”。同时,镇党委着重将各级干部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的履职情况和群众评价作为干部个人年度目标考核、评先选优、推荐提拔的重要依据,督促干部主动参与、积极作为,全镇上下形成了全民动员、全员共治的良好氛围。
“减”少问题,形成整治常态。进一步完善长效管护机制,积极推广门前“三包”制和“文明户”评比制,确保环境卫生长期保持、各种设施稳定运行。深入实施以清理村内沟塘河渠、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乱搭乱建和乱堆乱放、清理废旧广告招牌、清理无功能建筑和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主要内容的“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推动村庄清洁工程常态化,促使农民生活习惯有较大改变,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同时因地制宜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有序统筹推进村庄改水(污水治理)、改厕和硬化、亮化工作,突出镇村道路、河道坑塘、房前屋后、庭院等绿化工作,利用村庄公共场所、道路、水体沿岸、庭院、农田周边、山场和零星闲置地等边角空地进行美化,加强村庄原生植被、古树名木、自然景观、小微湿地恢复和保护,整体提升村容村貌,着力由“清脏”向“美化”转变,切实做到无盲区、无死角、全覆盖。
“乘”势而为,激发参与意识。依托斑竹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积极进行宣传推广。线上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和“村村响”线下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彩页、张贴活动公告等多种宣传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党员示范引领,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包村工作队进村入户,面对面引导发动群众,带动群众主动参与,凝聚人居环境整治强大合力。积极开展“文明户”“卫生户”创评活动,运用“积分制方式”激励农户,提升群众参与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的积极性,形成了镇干部监督、村干部主导,群众全面参与的工作格局。
“除”去陋习,巩固整治效果。把推动全域无垃圾专项工作同加强乡村治理、扫黑除恶有机结合,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制定红黑榜,对村规民约遵守情况进行张榜公示,监督引导群众自觉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定期开展“最美家庭”和“最美庭院”评比,实施激励奖励等制度,教育引导居民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引导群众加大庭院和房前屋后卫生整治力度,发动志愿者入户宣传、并帮助重点户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立村级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机制,让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成果,让环境越来越美、人气越来越旺、生活越来越好、乡村振兴底色更足。(谢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