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金融力量 共创美好生活
金融教育宣传工作是金融行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举措。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和谐健康金融环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国家网信办于9月15日至10月15日联合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六安监管分局指导下,六安市银行业协会联合辖内金融机构在全市范围内同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
宣传活动月期间,六安市金融机构纷纷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商圈”的“五进入”教育宣传活动。全系统同频共振,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推入高潮。
金融知识进校园,助力学子“筑铁墙”。据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消费者金融素养在年龄分布上呈现“倒U形”,老年人和青少年的金融素养相对较低,更容易遭受非法金融行为的侵害。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六安监管分局牵头,六安市银行业协会联合银行机构积极落实,与学校联手共同打造“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进校园宣教活动,先后走进皖西学院、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宣传校园贷风险、防范电信诈骗,引导学生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对电信诈骗的认知和警觉性,帮助学生正确树立理性消费观,有效识别金融诈骗,共同维护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同时向大学新生传播清廉金融文化教育知识,牢固树立清廉从业、诚实守信的职业发展观,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金融知识进农村,当好村民“守护者”。随着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收入及消费水平逐渐提升,但农村地区的消费者在金融知识和法律意识方面,相对于城市地区存在差距。为了保护农村金融消费者的权益,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进农村的宣传普及活动势在必行。六安市银行业协会联合叶集农商行走进平岗村,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开展金融讲堂,向前来参加活动的村民发放宣传折页,从贴近生活的金融基础知识入手,用最通俗的语言、浅显易懂的案例,向村民普及消费者权益、防范电信诈骗等金融常识,针对留守村庄的老年群体,重点宣传以“保本高收益”为内容的金融活动提示,提醒大家“莫贪小便宜 容易吃大亏”,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和能力。
金融知识进社区,护住居民“钱袋子”。宣传月活动还走进金安区油坊桥社区,通过摆放宣传台、小游戏互动等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针对非法集资、电信诈骗等常见的金融风险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提醒广大居民注意保护个人金融信息,远离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牢固树立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识别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
金融知识进商圈,织好资金“防护网”。9月26日,六安市银行业协会联合农业银行六安市分行、工商银行六安市分行等金融机构在六安万达广场举办“汇聚金融力量,共创美好生活”消保宣传活动,根据周边商圈特色,规模化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向周围群众和商户宣传“不听、不信、不赌、不转账”的反诈基本原则,同时普及存款保险、反假货币等金融知识,提高金融安全防护意识。
金融知识进企业,宣讲防诈“零距离”。新市民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他们用奋斗实干默默为城市添砖加瓦。此次宣传月聚焦新市民金融需求,不断扩大服务半径。9月26日,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六安监管分局指导下,六安市银行业协会联合邮储银行六安市分行、邮政公司召开新市民政策宣讲会,解读新市民金融服务政策和产品,并就新市民群体常见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行逐项解答,从保护个人信息、树立合理消费观念、防范非法集资等方面普及金融知识,提升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做好金融消费者宣传教育,是维护群众利益的暖招和实招,是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根基。金融消费者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唯有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才能不断完善公众教育服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体系,真正构建普及金融知识长效机制,打造和谐健康的金融消费环境。下一步,六安市银行业协会将切实履行消费者教育工作主体责任,引导金融机构着力提升金融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全面保障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推动金融教育工作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营造公平公正、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