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心系桑榆晚 情暖“夕阳红”
——舒城县桃溪镇“夕阳红”邻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项目侧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0-19 09:35:05 【字体:

  “多亏村里搞了这个邻里互助养老,要不然我这个身体恐怕要撑不过去了哦。”回忆起今年2月份生病时的场景,舒城县桃溪镇红光村安置小区86岁老人王仙翠说,她要感谢村干部和楼长,要不是他们帮忙,她的身体不可能恢复得这么好。

  今年2月,王仙翠因腰椎间盘突出在桃溪镇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一周的治疗结束后,王仙翠整天唉声叹气。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王仙翠育有一女,多年前嫁到外地,平日里和老伴相依为命。2022年底,老伴因病去世,王仙翠就独自生活。平时生活靠着低保金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倒也生活不愁,但赶上生病住院,身边就少了个端茶递水的人了。红光村党支部书记程勇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立即联系邻里互助养老志愿者,照顾老人生病期间的日常生活,解决了老人的烦心事。

  近年来,农村地区高龄独居老人越来越多,其日常生活照料和就医护理等问题日益凸显。面对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空心化”的日趋严重,如何缓解农村养老压力,解决农村高龄独居老人生活困难、精神孤独、生病护理难等问题,让高龄老人老有所依?今年4月,舒城县率先在桃溪镇红光村探索试点“夕阳红”邻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项目,以“整合资源、志愿服务、适度扶持”为原则,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日常关怀、家务帮助、紧急救助等多种服务,实现独居老人身体有人关心、日常生活有人照顾、疾病意外有人帮助的目标。

  红光村地处桃溪镇北部,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55人,占全村人口的3%。这些老人中常年独居的高龄老人有6户7人。为此,红光村设立了“夕阳红”邻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站,成立了一支由镇村干部(网格员)、楼长(村民组长)、村医、后备干部、党员和亲邻等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制定了工作制度,定期对全村高龄独居老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以来,该村共划分5个网格,成立5支志愿服务分队,15名同志参与志愿服务,包括5名镇网格员、4名村干部、1名后备干部、2名村医和3名楼长,其中党员10人,为6户家庭分别安排了紧急联系人。“我们还从村集体经济收入中拿出14520元为全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购买了‘银龄安康’意外险,6户高龄独居老人全部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程勇介绍说,通过走访和村医上门服务以及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摸清了服务对象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和思想动态,为老人们带去了精神上的慰藉、生活上的照顾以及物质上的关心。

  为让更多的高龄独居老人受益,让老人的子女能够安心工作,今年5月,桃溪镇党委在总结红光村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夕阳红”邻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项目。截至目前,桃溪镇共成立了13个“夕阳红”邻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站,吸引了139名志愿者参与服务,其中包括24名镇网格员、56名村干部、13名后备干部、26名村医和20名中心村民组长。共摸底了25户26人高龄独居老人和其他特殊困难家庭1户1人,目前已全部购买“银龄安康”意外险、居家养老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四圩村82岁的五保老人郑广英是个爱干净的老人,每月最高兴的事就是舒城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能够上门陪她说说话、晒晒被子,帮她把头发理得整洁干净。河东村83岁的老党员任永安家中有弟妹5人,作为家中长子他过早地承担了家庭重担,一辈子未婚未育、孤身一人,老人患有高血压,每月他的亲邻帮扶人任次祥就会陪同村医上门为他测量血压、指导安全用药。

  心系桑榆晚,情暖“夕阳红”,桃溪镇围绕“尊老敬老爱老”,聚焦高龄独居老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整合优质资源、汇聚志愿力量,发挥志愿服务作用,促进了邻里和谐。(记者 黄雪彦 通讯员 房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