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金寨县斑竹园镇:扎实做好秋收秋种工作 稳步推进增产增收

编辑:吕梁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10-17 09:39:23 【字体:

  金秋十月,五谷丰登,瓜果飘香。走在乡村田间地头,到处弥漫着收获的喜悦,一幅幅动人的“秋耕秋种图”铺展开来。

  为切实做好当前秋收秋种工作,金寨县斑竹园镇高度重视,抢抓土壤墒情良好、易于播种的有利时机,找准“发力点”,串好“服务线”,科学谋划、狠抓落实,为明年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奠定良好基础。

  提速“抢”收,确保颗粒归仓。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筑牢粮食安全屏障,守好群众“粮袋子”。镇党委、政府积极安排部署,成立秋收领导小组,压实镇村各级责任,严明奖惩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细化抢收方案。各村党员干部、村“两委”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培训指导,引导农户科学把握农时,及时抢收、适时播种。坚持“早收早翻、抢收抢翻”的作业原则,以抢字当头,科学谋划收获次序,采取“收翻结合、无缝对接、环环相扣”的方式,边收获、边翻地、边整地措施,做到农作物收割和秸秆还田同步进行。积极组织农机人员和收割机械,为脱贫户、缺劳户、留守老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帮扶抢收,确保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田,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同时,及时摸排、协调、化解秋收中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确保秋收工作安全、高效、顺利开展。

  科学“选”种,提高农业产量。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粮食安全的根基。种子的好坏直接决定粮食产量,是确保增产增收的重要前提。斑竹园镇在严保秋收安全的同时,提前布局秋季耕作选种和科学宣传工作。根据自身地理气候、土质类型及地理条件,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加快育种创新,因地制宜选择对路品种、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小麦种子,并积极推广国家优质小麦品种,解决了农户选种盲目、留种随意、种产低量的难题,从源头确保粮食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充分发挥农机服务中心的主力军作用,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做好农业生产技术保障。发挥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优质小麦种植示范区,深挖油菜生产潜力,扩大油菜种植面积,科学掌握油菜育苗技术与时间节点,不断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规模化种植水平,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振兴保驾护航。

  广泛“宣”传,普及科学种植。为了传播科学种植理念,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打造绿色农业。斑竹园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充分利用村村通广播、LED显示屏、微信群、巡逻车、悬挂横幅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多时段向农户宣传科学种植的方式方法以及经济效益。传统农户常采用多施肥、多用种、多喷药的种植方式,不但提高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改变农户落后的种植理念,充分发挥驻村干部、村民组长、网格员、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召开板凳会,详细讲解油菜、小麦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以及选种、整地、施肥、田间管理等技术知识。现场指导农户开沟排湿、硬茬起垄、稻茬免耕直播等技术。不少过去凭经验、靠感觉种田的“老把式”积极转变观念,科学种田,实现种田方式转型。同时,加强玉米秸秆禁烧政策宣传教育和监督管理,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化、肥料化的综合利用,由堵变疏,更好地解决秸秆焚烧问题,确保农业安全、农村稳定。

  下一步,斑竹园镇将继续在粮食生产领域“精耕细作”,全力提升粮食生产效率和水平,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全镇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压舱石。(周凌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