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关庙乡:“六个坚持”发展庭院经济 打造增收新引擎
今年以来,金寨县关庙乡围绕共同富裕目标,立足乡域资源禀赋,采取“组织引领,干部带头,党员带动,群众参与”模式,分村谋划,示范引领庭院经济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坚持政策引导,让庭院经济有方向。乡党委、政府超前谋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庙乡大力发展庭院经济的实施方案》,在工作目标、考核奖惩等方面作了细致的明确。一是明确了发展重点。围绕打造山核桃之乡,突出“1+N”产业(“1”即山核桃;“N”即茶叶、中药材、畜禽养殖、粉丝加工、秀珍菇、休闲旅游等),在山核桃发展上,全面落实“十个一”,全力促进核桃兴业,奋力实现核桃富民;二是明确了2023年目标。打造好2个县级示范点和3个乡级示范点,每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新培育1户年经营收入超20000元以上的庭院经济大户;每村新培育5户年经营收入超 10000元以上的庭院经济大户,辐射带动周边5户以上农户新发展庭院经济实现户均年增收超5000元;三是明确了奖惩举措。乡政府将庭院经济发展工作纳入对村重点工作考评内容。2023年,评选出2个庭院经济发展示范村,每村给予5000元奖励;评选出6户新发展庭院经济示范户,每户给予3000元奖励。每月开展1次督查调度,对推进不力、措施不到位的村,进行通报批评,造浓发展庭院经济氛围,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坚持党建引领,让庭院经济有合力。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庭院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党建+庭院经济”,先后召开庭院经济发展动员和推进会3次,居民小组群众会32场,顶格推进各项任务落实。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包组联户,走访宣传,加强群众对庭院经济的了解,调动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六小园”,提升畜禽养殖、手工作坊、家庭农庄、电商超市经济效益,开展庭院美化、亮化、绿化行动,让“方寸废地”成为“致富宝地”。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训、农林技术培训等载体,通过观摩学习、技术咨询、现场指导、专家指导等多种形式,为庭院经济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坚持以点带面,让庭院经济有奔头。优选大埠口村大埠口组、大埠口村吉安组、关庙村史卜组、仙桃村老家河组、仙桃村高湾组5处作为县级、乡级庭院经济示范点,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发展“1+N”产业,实现“一路一风景,一户一庭园”,在丰富群众产品供给的同时装满群众的“钱袋子”。大埠口村大埠口组示范点在发展黑毛猪、土鸡养殖的基础上,培育传统红薯粉丝加工小作坊15余处,年加工粉丝达3000余斤,产品供不应求;培育建设农庄1处,年接待1000余人(次),逐步构建“庭院+消费+休闲”旅游服务经济促增收。
坚持群众参与,让庭院经济有抓手。群众是发展生产发展经济的主体,村两委不定期组织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和群众会,征求群众意见,立足资源优势,长短结合,进行区域布局规模发展,在生产中努力向二、三产业延伸,助力庭院经济建设。注重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优选一批产业基础好,庭院环境美,经济效益强的庭院经济示范户,以户带户、以点串线、以线促面,逐步实现庭院经济全覆盖。大埠口村吉安组老党员吴继国在打造自家小花园的同时,带头种植山核桃10余亩,带动周边群众7户发展山核桃,示范引领效果明显。截至目前,全乡共有200余户积极主动发展庭院经济,新增中药材100余亩、山核桃150余亩、黑毛猪150余头,家禽5000余只,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坚持培育主体,让庭院经济有动能。加大金寨县同创山核桃开发有限公司、金寨县茂盛山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金寨县百平种植家庭农场等培育力度,扶持做大做强,构建“合作社+基地+农户”“互联网+宣传+销售”模式,拓宽庭院产品销售渠道。邀请抖音摄制组到乡进村拍摄秀美山川、民俗风情和农特产品,全网观看人数超过20万,进一步增强乡村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文化软实力成为庭院经济硬支撑。千万粉丝网红“棉袄姥爷”和本土百万粉丝“山农彭哥”等网络大咖先后在胭脂山庄农家小院和银山沟生态茶园基地等地拍摄短视频并开通直播,吸引游客慕名而来,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到乡游客近万人,带动民宿、茶叶等特色庭院农产品销售额突破上百万元。
坚持改善环境,让庭院经济有颜值。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每月组织开展大评比,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打造庭院微步道,设置庭院小栅栏,按照“前院养花、后院种菜、门前有鱼虾、山上有瓜果”的模式,谋划打造“推门见绿、抬头赏景”的特色庭院、美丽庭院,不断拓展庭院经济发展渠道,塑造“院洁、人美、产业丰”的新颜值。(张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