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全面依法治市】“点线面”撑起反诈“保护伞”
——舒城县五显镇扎实推进全民反诈工作侧记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61 次 发布时间:2023-09-19 08:52:08 【字体:

  钓鱼网站、刷单返利、冒充电商客服……新型电诈不仅出现在城里,在乡镇农村也是层出不穷,这让一些村民防不胜防。大数据时代下,如何为农村居民撑起网络安全“保护伞”?连日来,舒城县五显镇以“点线面”工作法为主抓手,紧紧围绕关键点、防护线、覆盖面做文章,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紧盯“关键点”,打好预警阻击战

  “您好,这里是舒城县公安局五显派出所,根据预警信息,您可能正遭遇诈骗,现在向您核实一下……”警情就是命令,接到平台预警后,派出所民警迅速联系当事人详细了解情况。

  对于“紧急”“高危”人员,民警会在第一时间前往村民所在位置,当面开展精准反诈预警劝阻,最大限度防止群众个人利益受损。据初步统计,2023年以来,该镇已成功处置电信网络诈骗预警2900余条。

  五显镇还依托“护校安园”,开展“反诈进校园”活动,为学生们上好“开学第一课”;融合“一村一警”、“重点人走访”、“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管理”等基础工作,紧盯辖区内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及家人、精准预警对象及家人、新增入住人员以及无正当职业、自由职业的15-55周岁人员等易受骗群体,逐人入户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强化重点群体的反诈意识。

  筑牢“防护线”,吹响反诈集结号

  “反诈必须凝聚合力、部门齐心协力,夯实筑牢防护线。”该镇负责同志坦言,通过党建引领,凝聚公安、综治、司法等部门合力,成立了防电诈专项行动领导组,研究制定了《五显镇宣传防范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并且动员镇村干部、责任区政法干警、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组建反诈宣传队伍,构建了“全警反诈、全民反诈”的工作格局。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区别于传统侵财案件,犯罪工具高科技化、作案手段智能化,且具有不直接接触性。针对此类案件,该镇开辟“快止、快办、快结”工作模式,第一时间快速止付、冻结、办理、结案,一查到底,为受害群众及时按下了“止损键”,同时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打出一记重拳。2023年以来,该镇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数环比下降78%,打击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拓展“覆盖面”,激活反诈免疫力

  “透过手机屏幕,耳听眼见也不一定为实,你们认为是‘熟人’,背后也可能是使用了AI技术来冒充行骗。”在五显镇江冲村老年活动室内,志愿者正在为村民科普新型AI诈骗技术。

  “没想到连声音和样子都能模仿,这些诈骗手段真的太高明了,要是不了解这个情况,真就上当受骗了。”“原来AI诈骗是这么一回事,还好有这样的机会,让我们提高了警惕性和防范能力。”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直呼此次活动收获满满。

  “村里的留守老人比较多,他们大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帮助他们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面对面示范一些基本操作,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却能让网络诈骗无处遁形。”五显镇江冲村党支部书记刘自山这样说道。

  舒城县五显镇依托网络安全宣讲会、板凳会、走访慰问等多种形式,用朴实易懂的家乡话和十分常见的身边案例,面对面普及防诈骗网络安全知识,手把手教会老年人下载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在暖心服务中提升自我防范能力。2023年以来,该镇发放防电诈宣传页32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342条,全镇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人数20552人,安装率占常住人口的97.8%,真正做到反诈宣传“无所不在”。(记者 储著坤 通讯员 许春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