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五大”要求、“六破六立”——我们在行动】深入开展大讨论 凝心聚力促发展 奋力争当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八大工程”排头兵
市政协副主席、舒城县委书记 张秀萍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41 次 发布时间:2023-09-13 10:02:57 【字体:

  舒城县深入贯彻省委、市委部署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开展“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讨论,推动思想大解放、工作大落实、作风大提升,切实把大讨论成果转化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扎实开展大讨论,在凝聚共识中激发奋进力量

  先后召开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县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开展交流研讨、对照检视问题,县委常委会班子及成员带头查摆问题,制定整改清单。舒城县1498个基层党组织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等形式召开专题学习会议,迅速掀起大学习大讨论热潮。针对1—7月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全市位次下滑,以及重点项目推进不快等问题,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找差距,全力以赴补短板,坚持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入统,集中精力、集聚资源,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推动经济运行向好提升。

  坚定不移抓落实,在绿色振兴中激发赶超动能

  当前,舒城正处于厚积薄发、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我们将以“大讨论”助力“大发展”,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六安对口合作、合六同城化等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链接合肥东向枢纽”的区位优势,坚持链上大合肥、融入长三角、牵手大上海,奋力争当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八大工程”的排头兵。一是在推进决定性工程上再发力。深入实施工业强县、开发区创新升级、“双招双引”“三位一体”决定性工程,做大做强精密电子基础件、电子信息(光电显示)、预制食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25家以上,新签约固投5亿元及以上项目20个。二是在推进关键性工程上再发力。以“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为抓手,推深做实“138+N”和“6969”工程,做好“三头三尾”增值文章,扎实推进质量兴农、城乡融合、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乡村善治、共同富裕,不断打牢乡村全面振兴基础。三是在推进滋养性工程上再发力。深入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力争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0家、电商经营主体130家。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力争今年新改建特色民宿10家以上,积极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四是在推进支撑性工程上再发力。深入实施“攀亲结缘”工程,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产学研深度合作。推进省级创新型县建设,力争到今年底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10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32家。五是在推进承载性工程上再发力。推进常态化文明创建,大力实施规划引领、城市“畅强补”、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四大提升行动”,加快促进城乡融合,不断提升城市能级。六是在推进基础性工程上再发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联万企”活动,坚持领导干部定期走访企业,帮助协调解决问题,助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七是在推进导航性工程上再发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持续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八是在推进保健性工程上再发力。持续实施十项暖民心行动,健全“重畅决”+“民声呼应”体系,完善“党建+信访”机制,用心用情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

  持之以恒转作风,在实干担当中践行初心使命

  围绕“五大”要求、对照“六破六立”,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破除思维定势,提振精神状态、拉高工作标杆,在全省乃至长三角的发展大局上找准定位、加速发展。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聚焦“质量、速度、位次、激励项”,坚持领导干部带着干、教着干、盯着干,对照市委、市政府年度目标要求,每月调度抓落实、按季“赛马”比进度、年终考核评优劣,大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认真落实省委“忠专实”“勤正廉”要求,大兴调查研究,持续纠“四风”树新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劲足的政治生态,为现代化幸福六安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