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要求、“六破六立”——我们在行动】学出精气神 跑出加速度 干出高质量 加快富民强县跨越赶超发展步伐
副市长、霍邱县委书记 李 煜
省委、市委部署开展“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讨论以来,霍邱县委坚持以上率下、上下联动,各级干部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坚持学习、查摆、整改、提高一体推进,着力在大讨论中改进思维方式、改进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进一步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加快富民强县跨越赶超发展步伐。
增强大局意识提站位。站位决定方位,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近年来,霍邱县委坚持把霍邱发展放在全省县域大格局中去思考和谋划,努力探索出符合党中央精神、省市委要求,契合霍邱实际、人民意愿的发展路径:聚焦“打造长三角重要的钢铁产业基地、皖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集聚区、六安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的战略定位,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六安对口合作、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合六同城化五大机遇,充分发挥铁矿、农副产品、人力资源三大优势,聚力打造经济开发区、合霍现代产业园、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大平台,主攻发展铁基新材料、绿色农产品加工、先进制造业三大产业,全面做活特色经济、回归经济、合作经济三大经济,为加快霍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识。
增强机遇意识明定位。坚持思想破题开路,找准外部机遇与自身优势的结合点,明确主攻方向,努力把外部机遇转化为发展优势。我们秉承“链上高新区、服务大合肥、融入长三角”的理念,用足用活用好省南北合作共建园区以及与上海市金山区对口合作机遇,深度对接合肥市、上海市的创新要素、产业资源和管理经验,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着力打造合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智能家居等新兴产业的配套产业基地,推动与金山区深化优势互补、产业互动、文化互通、要素协同。我们加快推进钢铁和铁矿采选企业“二次创业”,抓技改、延链条、提品质,进一步推动产能释放和产业链延伸;加快铁基新材料产业园、周集港区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港产融合发展。我们深入实施“138+N”和“6969”工程,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瞄准高端食品、精品预制菜等新兴领域,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大文章,推动小龙虾、朗德鹅、麻黄鸡等特色农业上规模、壮实力、增效益,聚力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增强进取意识争排位。唯有志存高远、大干实干、攻坚克难,才能一往无前。当前,霍邱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但风险挑战、压力考验同样前所未有。我们坚持把霍邱发展放到全市各县区、全省59个县(市)中去比较,坚决克服“躺平”心态,坚决反对“甘居人后、习以为然”的状态,向优者学、与快者比、跟强者争,看清差距,明确目标,精准发力,着力让发展后劲越来越足、主导产业越来越好、营商环境越来越优、干部作风越来越实。我们坚决树立不进则退、慢进更是退的危机感,紧盯质量、速度、位次、激励项,加快推进“四化”进程,力争主要工作在全省全市不断争先进位,确保在现代化征程中不掉队、赶上去。
增强系统意识抓到位。加快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是“多点开花”的综合性发展,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办事情、作决策,必须要坚持十个指头弹钢琴,做到“瞻前顾后、左顾右盼”,坚决不能顾头不顾尾,按下葫芦起来瓢,甚至解决了一个问题、引发了一串问题。我们坚持统筹兼顾、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八大工程”,深入落实“八大行动”,健全“清单+闭环”工作机制,落实“忠专实”“勤正廉”要求,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确保省委市委工作部署在霍邱落地生根,为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持续作出霍邱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