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法院干警被“曝光”的背后—— 司法暖心 民工安“薪”
9月4日深夜,一位昵称为“光明生辉”的网友在某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要坚决“曝光”金寨县法院的冯法官、余法官以及六安市中院的张海龙法官,“一定要让全国的网民,都知道这些法官的所作所为!”
千万不要误解!这并不是言辞激烈的批评,而是对他们情真意切的表扬。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名网友与三名法院干警之间具体发生了什么?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记者随即就此事进行了一番深入了解。
事情要从两年前说起。发文的网友是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的赵某。2021年上半年,他经朋友介绍,跟着包工头陈某在上海、浙江的工地上做架子工。陈某最初承诺,在工钱结算前每月先行支付3000元生活费。可干了快4个月时间,赵某才从陈某那里讨要了3000元,因此他对陈某产生了“信任危机”。
到了同年6月中旬,赵某便决定辞职不干了。可到临走结算时,近2万元的工钱一分钱没拿到,只收到陈某出具的工资“白条”。快到年底时,赵某打电话催要工钱,刚开始陈某还许诺过几天转账,让其耐心等待,可等到腊月二十九,也没有到账的信息。再打陈某电话,便一直是关机状态。
经多方打听,2022年6月,赵某赶到金寨县吴家店镇,到陈某家中讨薪,但仍然未能如愿。就在他无奈打算返程时,朋友建议其求助法官。“我一个外地人,去法庭告当地人,那不是自讨没趣嘛。”他心里泛起了嘀咕。“行与不行,你试一试才知道啊。”在朋友再三劝说下,赵某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走进了金寨县法院斑竹园法庭。
令赵某没有想到的是,接待他的法庭干警冯巍非常平易近人,完全没有因他是外地人而“另眼相看”。听了赵某的陈述,冯巍当即给陈某打去电话沟通核实情况,但陈某在电话中否认欠薪事实。眼看沟通无果,冯巍立即安排法庭工作人员余晓雨帮助赵某准备好了诉状,并斩钉截铁地告诉他:“你这种情况,只有起诉他,不然是要不来钱的!”
“那笔钱不应该由我出,叫他去找老板要吧!”“你给人家打的欠条,现在叫人家去找别人要钱,不是在开玩笑吧。”随后的案件审理过程中,陈某不仅不认可赵某提交的工资单,而且还辩称其本人并非老板。尽管其百般抵赖,但结合双方提交的证据及法庭调查,法官厘清了案件事实并依法作出裁定:判处陈某支付赵某工资款及追讨工资的必要支出共1.93万元。
一审判决后,陈某不服向六安市中院提出了上诉。后来,在张海龙法官的积极耐心调解下,双方达成分期付款协议,并进行了司法确认。依据协议,陈某应于2023年1月15日前分三笔付清1.93万元,可是陈某在履行1.63万元后,又“爽约”了。“如果对方拒绝履行调解协议,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想起法官当初的提醒,9月4日,赵某再次来到斑竹园法庭申请执行。
“之前办理案件的冯法官、余法官工作调动了,但新来的法官同样没拿我当外人。”赵某来到法庭后,法官热情地为其办好了各项手续,并立即电话联系陈某,告知拒不履行需承担的后果。慑于执行高压,陈某当即表态:三日内解决。“我相信,对方很快就会给我打钱的。”赵某信心满满地说。
当晚,赵某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于是决定将这一亲身经历写出来。他的文中,字里行间满含着感动、惊喜与幸福感。他说:“这些法官和我非亲亦非故,没喝过我一口水,也没抽过我一支烟,可他们对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在文末,赵某说,他想借此由衷地向六安的三位法官说一声:谢谢你们!
在赵某的文章发布后,网友纷纷为六安法院的干警们点赞。网友“勇观天下”说:“点赞这些法官!妥妥的正能量!”网友“一览众山小小天下”说:“安徽法官公平、公正、法治!”网友“自由山雀”说:“有这样的为民法官,再也不怕老赖了,也不会有老赖了!”(汪坤 记者 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