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小组织” 释放“大能量”
——金安区创新“聚心”党建工程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金安区望城街道东苑社区组织社区协商议事组织,召开小区治理协商议事会。
“关爱老人、关爱儿童、环境保护、乡村发展、协商议事”。去年以来,金安区聚焦基层治理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探索实施“聚心”党建工程,组建5个公益组织,团结N个可以发挥作用的力量,构建“1+5+N”组织管理网络,持续汇聚起多方基层治理力量,有效提升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能力。
“五个组织”创新载体
完善“一老一小”服务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目前,金安区288个村、56个社区全覆盖组建关爱老人组织,吸纳党员、医护人员等2674人。组织志愿者帮扶老人结对2368对,开办老年助餐食堂42个,开展节日关怀等志愿服务活动607场次。现有的276个关爱儿童组织,吸纳党员、教师、大学生、善于教育子女的家长、志愿者等2367人,帮扶儿童结对1421对,新建完善幼儿园托幼点7个,举办爱心助学等活动196场次。
推动乡村振兴,离不开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金安区通过吸纳党员、村民组长、环卫工、网格员等4161人,组成278个环境保护组织,组织人居环境整治评比活动743次,评比奖励农户2245户,开展环境整治活动361余次。201个乡村发展组织由本村党员、在外优秀人才、致富能手、有志青年、志愿者等1501人组成,定期交流座谈,收集产业线索143条。
“人在村中走,事在村中办”。全区1692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村(社区)干部、志愿者,组成210个协商议事组织,通过微信工作群、“乡村夜话”、“板凳会”等“线上+线下”渠道,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800余条,有效回应群众诉求702件次,调处矛盾纠纷674件。
“三级联动”凝聚合力
区级大力推动,乡镇积极主动,村级迅速行动,通过三级联动推进,凝聚起基层治理更大合力。22名区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22个乡镇街和26个重难点村,落实区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度。县处级以上干部先后开展督导调研180余次,深入一线抓好落实。建立区委组织部13名业务骨干包保联系示范村制度,每半月全覆盖调研,一对一精准帮扶指导,强化跟踪问效。
党员干在前、做先锋,是最有力的指引和感召。全区366名乡镇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建立党建工作联系点,在22个乡镇(街)划分成立5个工作片,建立片区内定期交流学习、走访观摩、互学互促制度。全区各村(社区)结合实际,以组建公益组织为载体,吸纳党员群众力量,群策群力推动基层治理。
“五项机制”提升成效
针对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金安区建立了公益组织运转培训交流制度、工作例会制度、人员调整制度、问题解决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等5项机制。
定期开展例会。由公益组织负责人召集,邀请乡镇分管领导、联(包)村干部、相关站所负责人列席,总结分析季度工作,商讨工作计划。常态培训交流。各村(社区)党组织依托“农民夜校”、“社区大讲堂”、农民技能培训等做好各公益组织成员的素质提升。规范人员调整。规范公益组织运行规则、调整备案程序,各公益组织成员调整由各组织负责人审核,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审批,并报乡镇(街)党建办备案。促进问题解决。明确问题解决流程,由各公益组织收集整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意见建议,及时研究,积极妥善解决;对难以解决的事项,及时上报,争取力量协同解决。高效绩效评价。开设“积分超市”,建立积分制考核制度,村(社区)党组织通过志愿服务积分制考核、听取汇报、群众反映等多种途径,了解各公益组织开展情况,督促指导工作,每年评选优秀组织成员。(张燕 李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