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党建引领文明花开
走进舒城县城关镇幸福村,就来到了乡村“生态公园”,如同镶嵌在杭埠河南岸一颗璀璨明珠。处处生机,如诗如画。家家文明,新风拂面。
近年来,幸福村党委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强核心、壮基础、抓发展、构和谐,打好“产业立村、生态建村、文明润村”发展牌,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催开“文明之花”绽放。
产业强村壮基础。幸福村通过产业规划引领,逐步形成了成熟的产业发展布局。建成了千亩水稻综合种植示范园、200亩葡萄种植基地和100亩草莓生态采摘园,全村形成以香稻种植、良种繁育、葡萄、草莓种植、稻虾共养、田藕荷花等特色产业。盘活村原有企业和资产资源,提高集体经济发展增长点。田成块、渠相连、林成荫、路相通、产业旺、庄成街、人和谐,铺开了文明乡村一幅美丽的画卷。
生态建村亮底色。在推进乡村发展中,幸福村坚持生态文明建设,擦亮绿色发展底色。该村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对全村326户老旧厕所实施清洁卫生标准化改造。建成了幸福村污水处理站,对生活垃圾等污水实施无害化处理。深化“五清一改”,全面推进一年四季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打好清理积存垃圾和黑臭水体治理硬仗,大力整治乱堆乱放和乱排现象。全面提升村域内道路和公共场所美化、绿化、亮化,积极打造乡村里的“城市公园”精品园。
文明润村促治理。在推进乡村治理中,幸福村通过加强乡村文明建设,引导村民树立自治意识和参与村级治理积极性。在村级重大事务实施中,全面实行“四议两公开”,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实施,提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透明度。健全了幸福村红白喜事等理事会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倡导村民积极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习惯。组织评选幸福村文明家庭,开展良好家风、家规和家训建设,大力弘扬家庭美德。依托幸福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挥幸福村艺术团、幸福村农民文化广场等载体作用,开展经常性乡村文化惠民活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组织开展幸福村地方特色文化、先进的乡贤文化和党建红色文化融合教育,促进幸福村精神文明建设提质增效。
建设和美乡村,加快发展提供保障。该村党委负责人表示,将借舒城发展全域旅游机遇,高标准规划村级农旅项目,大力发展旅游经济。依托村集体520亩大官塘,计划建设集农家乐、会务接待、休闲度假、垂钓体验、农旅观光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中心。升级幸福中心大道两旁荷花、大棚草莓、莲藕、大棚蔬菜、葡萄等产业,丰富“田园风光”旅游产品。努力把幸福村打造成“全域旅游”乡村文旅综合发展长廊。
花开幸福,文明璀璨。幸福村各项事业得到了上级充分肯定。该村先后荣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安徽省村镇建设十佳村”、“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安徽省生态村”等荣誉称号。(郭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