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 和美乡村】“方寸闲地”变身“增收宝地”
小小庭院,瓜果飘香。走进金寨县花石乡,农户家房前屋后果树成排,蔬菜满园。在家门口就能采摘到新鲜的蔬果,吃不完的瓜果等农产品还能集中销售,这让农户们体验到了丰收的喜悦。
空地变果园,农房变餐馆……如今,在花石乡,像这样在闲置农房、庭院从事种植、养殖等活动的村民随处可见。今年以来,花石乡紧抓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机遇,充分利用风貌改造措施,支持引导广大群众因地制宜,整合房前屋后闲地空地,全力打造庭院经济,变“方寸闲地”为“增收宝地”。
在花石乡大湾村朱湾组,有10户农民将空地改成菜园,面积达2.3亩,种植果树67棵,栽种小香薯3.6亩,还有一户农家乐正在试运营,7间农房被改造成旅馆……为了助力农户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该村新建了俏俏果加工厂和农产品展销与直播综合服务中心,当地农产品进入金寨县大湾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销售,公司以每公斤1.4元的价格回收小香薯,预计每亩净收入1100元;采购果树67棵2.6万元,预计户均年增收7000元……
“以前房前屋后的空余土地上大多都是柴堆,乱堆乱放现象比较严重,现在都栽上了花果树木,变成了有特色、有亮点的美丽庭院。群众通过微菜园、微果园等方式改造庭院,盘活了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资源,人居环境变美了,经济收入增加了。”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说。记者在大湾村方湾组看到,村庄已经有10户发展菜园2.8亩,种植果树49棵、小香薯0.5亩、菊花0.6亩、芍药8亩,预计户均年增收7500元。
“利用庭院发展小微经济,对于我们村来说是比较新颖的模式,与投入成本较大的产业相比,群众对小微经济没有顾虑,敢于尝试。”花石乡大湾村党总支副书记周超说。
按照“党支部+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湾村带头“试水”,组织党员干部率先行动、示范带动,激发了群众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截至目前,全村打造微果园、微菜园100余处,栽植各类果树1000余株,更有各类花卉争奇斗艳。
把发展庭院经济与人居环境整治紧密结合,花石乡开展“庭院经济”的有益探索,为群众增收找到了新方向,农家庭院也承担起多样化功能,演绎起多彩角色,一块块“方寸地”变身增收“致富园”,激活了“一池春水”,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荡起层层涟漪。(记者 谢菊莲 通讯员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