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 助推老区高质量发展
大别山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种革命精神,它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金寨县高度重视、扎实做好大别山精神的研究、宣传、传承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抓好大别山精神的研究,是宣传和弘扬大别山精神的基础和关键,是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的首位工程、第一道工序。2014年,金寨县就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将党史、地方志、档案、博物馆4家单位合并起来,成立“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壮大专业队伍、增强研究能力,在金寨干部学院争取设立了“安徽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和“红色文化与大别山精神研究室”。县史志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建立课题小组,认真学习大别山历史、深入研究大别山精神,总结凝炼出“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表述语。此后,我市在面向全国公开征集大别山精神表述语的基础上,将金寨县总结凝炼的大别山精神表述语充实调整为“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
大别山精神表述语出炉后,金寨县广泛宣传、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依托以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为代表的200多处红色遗址,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性教育,每年到金寨县革命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参观考察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就达130万人(次)。以党史、党校、教育、文化、宣传及县红军历史研究会、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老龄委、老教委、关工委等专业干部为主体,组建了“金寨县大别山精神宣讲报告团”,为全县中小学配备兼职革命传统教育副校长、组建“红哥哥”“红姐姐”“小小红色宣讲员”队伍,让大别山精神传承与弘扬工作有专门的宣讲队伍、固定的宣传平台。
金寨县还编纂出版了《红色金寨》《将军县的红色传承》等几十本红色书籍,每年都在《中国国防报》《党史纵览》等报刊上发表200篇以上的红色文章;组织编写供不同年龄段学生阅读的红色教材,将红色教育、大别山精神传承纳入学生的必修课、进入课程表;通过采取拍摄制作微电影、微视频、微党课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宣传红色历史、讲述红色故事、传承大别山精神;坚持开展送红色基因、送大别山精神“进学校、进军营、进机关、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进网络”等活动,把大别山精神送到田间地头、送进千家万户。
近几年,金寨县先后编制了《金寨县烈士纪念设施保护修缮专项规划》等一批建设规划;新建、扩建了金寨县六霍起义纪念园等一批红色纪念场馆,提升了丁埠大王庙立夏节起义旧址等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以推进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库红色基因库建设试点为龙头,着力推进红色遗址、红色文物修复保护工作;打造了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了“800里中国红岭公路”建设,把全县红色旅游资源串点连线,形成较为完备的红旅“交通网”;在火车站出站口、高速公路下道口、公交车停靠点等地悬挂红色标语、张贴红色图片、营造红色氛围;在街道两旁建立红色雕塑、增添红色标识,以红色元素命名城镇道路、小区楼栋,着力让大别山精神进驻镇街社区;完成了130多处革命遗址的修复保护任务、建成红色文化地标近600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00余个,着力提升红色品位、做大红色品牌,努力将红色元素、大别山精神融入各项建设、文明创建、教育培训和为民服务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同时,金寨县持续开展了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暨“两源两地”理论研讨会、纪念立夏节起义(亦称商南起义)、六霍起义胜利九十周年、纪念鄂豫皖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成立九十周年等一系列纪念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积极推进红色传承,努力让大别山精神深入人心。(胡遵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