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叶集区:“四轮驱动”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编辑:吕梁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62 次 发布时间:2023-07-06 16:01:19 【字体:

  今年以来,叶集区持续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抓好就业帮扶、推动产业发展、盘活农村资产、兜牢社会保障,在增收途径上实施“四轮驱动”,确保脱贫成果更加稳固、帮扶成效更加可持续、脱贫群众更加有获得感。

  抓好就业帮扶,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发挥就业车间工作强度不高,时间较为自由的优势,有效带动半劳动力、弱劳动力及不便外出劳动力就近或居家就业。截至目前,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3家,吸纳劳动力就业44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42人、监测对象10人,月平均工资近2000元。坚持“按需设岗、以岗定酬”,围绕乡村振兴工作需要,统筹用好村集体光伏收益、经营性扶贫资产收益等,科学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积极吸纳脱贫劳动力就近就业1348人。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组织企业围绕结对帮扶村产业、就业等重点工作开展帮扶,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助力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

  推动产业发展,发挥联农带农作用。严格执行“四带一自”奖补标准与验收程序,引导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因户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庭院经济,符合条件及时兑现补助资金,今年已兑现到户产业奖补569.6万元,带动2800余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严格衔接资金项目谋划、审核、批复等程序,择优选取符合产业发展方向、联农带农能力强的经营性项目,完善项目联农带农协议,压实经营主体责任,激励衔接项目通过务工就业、订单收购、技术培训、土地流转等多途径联农带农,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持续抓实项目收益分配,修订完善扶贫和衔接资金项目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明确项目收益主要用于开发公益性岗位,开展差异化奖励激励、救助帮扶,用于产业发展再投入等,有效发挥项目带动群众增收作用。

  盘活农村资产,增加财产性收入。持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农业发展内在活力,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盘活用好农村资源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全面加强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进一步规范资产分类、确权、登记、处置等管理工作,建立资产长效运行管理和收益分配机制。加强光伏扶贫电站运维管理,规范收益分配,确保村集体光伏发电部分收益用于承担公益岗位任务的工资和参加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费用支出,提高脱贫群众直接受益增收率。

  兜牢社会保障,筑牢反贫致贫防线。持续加强兜底保障,多方拓宽脱贫群众增收渠道,坚持因人因户精准施策,落实“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加强兜底保障基本生活。今年以来,全区8866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户均制定帮扶措施6.8条,已兑现跨省就业交通补贴82.35万元、乡村公益性岗位和就业帮扶车间就业补贴117.18万元,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残护残补等各类兜底保障4195.85万元。(江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