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集镇:用好公益性岗位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徐集镇坚持把做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作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抓手,按需开发,精准发力,确保“无法离乡、无业可创”的脱贫户及监测对象有岗可兜、有业可就。
一是摸清需求,按需设岗。依托乡村建设信息采集工作,开展适龄劳动力情况摸底调查,重点关注脱贫户及监测户稳岗就业问题。同时结合日常工作需要设立相关岗位,坚持“因需定岗、规模合理、人岗相适”的原则,帮助就业困难的脱贫人口及监测人口在“家门口”就业。今年以来,共计开发各类公益岗位193名,其中保洁员129名,秸秆禁烧员38名,光伏电站管护员10名,乡村文化协管员9名,公厕管护员4名,生态护林员3名。
二是严格管理,动态调整。加强对公益性岗位人员的日常考核,按照“季考评、年考核”的方式进行,对工作履职不到位的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同时,重视日常监管,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信息登记台账,不定期开展公益性岗位清理、整顿工作,保证在岗人员信息的真实性。近年以来,该镇已优化调整公益岗位5名。
三是强化保障,促进增收。按照区级公益性岗位开发补助资金管理规定,根据使用范围和补贴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准确发放岗位补贴。今年以来,该镇共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93个,预计帮助150余户实现增收7400元以上。(李承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