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古碑镇:人居环境整治 为乡村振兴擦亮底色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乡村要振兴,人居环境是底色。金寨县古碑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党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传承乡土文化、发展“美丽经济”,实现人居环境“颜值”与“内涵”双提升,为乡村振兴擦亮底色。
突出党建引领,坚持群众主体地位,激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古碑镇坚持源头治理,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员的积极性带动群众主动参与。发挥群众主体力量,尊重群众的意愿,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内生动力,形成“领导抓点、干部包村、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
坚持问题导向,以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为重点,多维度提升村容村貌。在“污水治理”方面,古碑镇坚持党政同责,强化工作落实,提高污水治理成效。截至目前,已完成污水处理站17座、铺设污水管网长度超5公里、全镇日污水处理能力超1000立方米;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强化部门协调,源头减量、末端治理,切实保障群众生产生活。全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120余名环卫工人对全镇15个行政村进行全域保洁,各村垃圾由清运车辆集中收集至垃圾中转站,再转运往能源电厂集中处理,真正做到“六净一规范”;在农村改厕方面,坚持好字当头、质量优先,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以户为基本改造单元,跟进监督验收,已推动全镇95户完成改厕任务,2023年新建改厕任务120户,预计在6月底全部完工。同时,组织人员对道路两侧春夏生长旺盛的杂草进行清理,创造优美的公路环境;开展农村住房排查摸底,有序拆除农村废弃杂屋,做到拆干净、清干净。
建管并重,构建多方共建共管的新格局,形成长效管护机制。古碑镇推动形成人居环境管护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政府、市场主体、村集体、居民多方共建共管的新格局。古碑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牵头督导,中航环卫和各村两委具体负责,明确工作重点、制定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对主干道路和村周边环境开展常态化督察、评比,形成问题台账,并及时整改;鼓励创新创造,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发挥镇群团组织作用,开展“红黑榜”“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让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要参与者、受益者。
传承乡土文化,“内外兼修”,保护乡村自然特色。人居环境整治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古碑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不搞大拆大建,提倡顺势而为,将农村风貌保护与环境整治提升有机结合,最大程度保持乡土风貌。乡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要素,古碑镇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将各村的优秀传统文化编排成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并搬上舞台,成功举办了古碑镇“农民丰收节”“茶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激活文化活力,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归属感。
发展“美丽经济”,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自我改善能力。古碑镇改善以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发展特色产业,增强农村自身发展能力,形成环境美化与产业发展良性互促的“村美民富”局面。借助自身资源禀赋,建设古碑镇留坪村国家级生态茶园、陈冲手工挂面小作坊示范区等,在讲好农村故事的基础上延伸农业的价值链,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既培育了六安瓜片、薄皮山核桃、手工挂面等优质农副产品,增加了农户收入,也提升了人居环境的自我改善能力,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美丽经济”。(宋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