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寻求“未检”最优解 撑起成长“保护伞”
——全市检察机关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持续发展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6-01 09:46:12 【字体:

  近年来,六安市检察机关始终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政策,全面落实“捕、诉、监、防、教”一体化职能,充分释放未成年人检察制度效能,强化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积极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持续发展,以“检察蓝”呵护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

  用匠心守护未检初心,下好护航“先手棋”

  为寻求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最优方案,切实当好“四大检察”业务的“全科医生”,让检察为民在特殊群体覆盖“无死角”,全市两级检察院均成立未检专门机构或者专门办案小组,统一集中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先后打造出裕安云静工作室、金寨思远工作室、叶集未名工作室、霍邱蓼望工作室等未检专门工作品牌,推动全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业化和制度化发展。2022年以来,市检察院以案释法宣讲团、关爱明天宣讲团及各县区检察院宣讲团针对各年龄段学生需求,深入辖区内中小学开展预防性侵、校园欺凌、禁毒防艾、两法宣传、宪法、民法典等各类法治宣讲活动160余次。加强检教协作,推动法治副校长人才库建设,把资源向农村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城乡接合部等偏远地区的学校倾斜。目前,包括市检察院检察长在内的124名检察官,担任全市167所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全市两级院完成检察机关院领导及未检干警兼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用效度体现检察温度,画好护航“同心圆”

  为高质效办好未成年人检察案件,最大限度将迷途少年引回正轨,最大力度让受伤未成年人重向阳光,全市检察机关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一方面“零容忍”,从严惩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另一方面“重保护”,注重未成年被害人的权益保护,以“绣花功夫”落针于每一个具体案件。坚持宽容不纵容、严管又厚爱,把依法惩治作为特殊教育挽救形式的同时,充分准确适用微罪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2022年,对主观恶性不大、犯罪情节较轻的未成年人不批捕26人,不起诉53人,附条件不起诉53人。同时,把帮教挽救贯穿于办案全过程,全面落实社会调查,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时法定代理人、合适成年人到场、心理测评或疏导等特殊制度。比如,裕安区检察院对一名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人“量身定制”个性化未检考察方案,引导参加志愿活动,鼓励其重返校园,该名未成年人顺利度过考验期并进入某大学就读。

  用努力凝聚多方合力,打好护航“组合拳”

  助力家庭保护。采取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模式,2022年,全市检察机关制发督促监护令86份、家庭教育指导令17份,督促失职父母履行监护职责,指导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助力校园保护。持续推进一号检察建议监督落实,依法严惩教职员工性侵学生犯罪,2022年批捕性侵未成年学生教职员工4人,提起公诉6人。推动强制报告制度和入职查询制度落地落实,市检察院、舒城县检察院、霍山县检察院、叶集区检察院等会同教育、公安等部门就两项制度会签文件。助力社会保护。聚焦涉未成年人利益的重点领域,2022年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5件,比如裕安区、叶集区、霍山县检察院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宾馆违规接待未成年人等管理漏洞,向公安机关制发诉前检察建议;金寨县、霍山县检察院就校园周边经营场所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等违法行为向烟草专卖、市场监管部门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有效地净化了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