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流波䃥镇:突出“组”“讲”“评”“引”四字法 让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近年来,金寨县流波䃥镇黄畈村立足村情实际,坚持党建引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持续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宣传,突出“组、讲、评、引”四字诀,“组”出服务队,“讲”出新风尚,“评”出新文明,“引”出新风尚,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以“组”为基础,让志愿服务迎风而来。流波䃥镇黄畈村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村主要工作来抓,整合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阵地资源,吸取党员群众、青年大学生及退役军人300余人加入志愿服务团队。组建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医疗健康服务、卫生环保等常备队伍,根据个人工作的特点及特长,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村干、退役军人、公益性岗位的作用,打造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伍,实现了志愿服务范围全覆盖,壮大文明实践力量。
以“讲”为提升,让理论政策融入生活。坚持把理论宣讲同政策宣传、人居环境整治、乡村建设、集体经济发展等实践相结合,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理论+文艺”“理论+志愿服务”“理论+群众”等形式开展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主题宣讲活动,打通理论宣讲进基层“最后一公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打造“学习强国”学习课堂,定期开展答题、观影、知识竞赛等学习活动,让党的理论政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群众生活,提高群众的思想文化素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以“评”为民魂,让乡风文明蔚然成风。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断深入,黄畈村在讲究“面子”的同时,也更加注重“里子”建设,持续推动农村移风易俗,教育引导群众革除陈规陋习,弘扬公序良俗,培育文明乡风。开展了乡风文明评比活动,表彰先进典型人员,把“乡风文明”评比活动作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有效载体,用先进家庭及个人的先进事迹教育和引导群众向榜样看齐,形成学先进、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激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铸魂。
以“引”为实效,让群众幸福更有成色。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组织志愿服务队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采取支部推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的方式,动员每户进行大扫除活动,实行“三包”责任制,督促群众及时清理垃圾,增加保洁频次,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结合“乡风文明”评比积极开展“环保卫生”评比活动,做到环境整治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民参与。2023年以来,黄畈村共开展20余场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清理垃圾5吨。
下一步,流波䃥镇黄畈村将持续创新开展“特色品牌”专项服务活动(暖心食堂、爱心义诊、贴心陪伴),积极落实困难群体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等帮扶政策,有效地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汪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