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 绿水青山里拓宽乡村振兴之路
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麻埠镇的春日风光中,在库区游艇上的游客们看着远方碧绿的茶树,浅饮一杯六安瓜片,畅享令人心醉的美景,品尝地道的乡土美食,体会着山区的特有韵味。
乡村振兴已然成为红色土地的发展主旋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了大别山群众的共同追求。金寨县围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立足县情实际,深入挖掘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依托绿水青山探索乡村振兴的富裕之路。
品质为主 做优一片叶
悠悠茶山古道,茶香溢满园。位于金寨县麻埠镇是茶叶大镇,也是是中国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核心区,其空气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茶叶品质显著。拥有名优茶基地6000多亩,80%的茶叶属无公害有机茶,库区一线是无公害茶叶保护区,生产的有机绿茶连续多年获得IMO有机认证。
近年来,麻埠镇聚焦茶叶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按照打造茶叶联合体等模式,持续打造“六安瓜片”特色品牌,合力推动全镇茶产业发展成为村民增收的优势产业。
“麻埠镇推进‘两个替代’行动,茶叶品质上乘,但是缺乏精加工技术,茶农一般只采摘鲜茶,获得的收益有限。近年来,我们通过‘全国科普日活动’,向农户科普茶叶扦插技术,提高茶叶品质;引进专业专家,招引茶叶加工企业,有效提升茶叶附加值,提高茶产业效益。”麻埠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金寨县现有茶园面积22.7万亩,2022年全年产干茶1.5万吨,系列产值达35亿元,其中六安瓜片产量6500吨,一产产值9亿元。2023年,金寨县荣膺“全国茶叶百强县”。下步将持续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以鲜花湖为核心,走一条“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共融”的乡村振兴之路。
增收为先 做大一块板
金寨县白塔畈镇的山坡上,整齐的光伏组件在阳光的映衬下泛着亮丽蓝光……
“这片山坡是周边群众的,大多都外出务工,我们挨家挨户宣传,群众很支持,通过流转山场,装上光伏板,板下套种中药材、茶叶,既可以减轻用电压力,又不丢了土地,年底还能分红,很划算。”白塔畈镇相关负责人说。
近几年,金寨县各乡镇在村集体建筑、村民房屋等地大力推进屋顶光伏,目前全县光伏并网装机容量144.39万千瓦,年发电量约15.8亿度,极大地促进群众增收。
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是深入贯彻党中央生态文明思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为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巩固“国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建设成效,金寨县依托光伏产业集群优势,引入光伏头部企业嘉悦新能源项目落地,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约80至100亿元,产品年发电量120亿度,带动金寨当地3000-4000人就业。
服务为上 做好一道菜
“初到金寨,会在酒店前台看到宣传标语,也会在路过的街区、乡镇道路也能看到显眼横幅。”一位游客这么评价金寨县的“新徽菜·名徽厨”。
在六安市新徽菜“名厨、名菜、名店”评选活动中,金寨县选手卢兴洋获得中式面点一等奖,韩成超、黄山获中式烹调三等奖,推荐的韩成超精品徽菜大师工作室已获审批,成为金寨第一家徽菜大师工作室。
金寨的本土美食食材上乘,经过简单烹饪后就能最大程度地体现食物深层次的滋味,令人念念不忘。金寨吊锅、红烧肉、将军菜、小河鱼等,每一道菜品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也代表着金寨的文化。
为了更好地发扬金寨的美食文化,也为了让更多人品尝到金寨“舌尖上的美味”,金寨县以“新徽菜·名徽厨”行动为抓手,依托技工院校、知名餐饮企业承接金寨新徽莱师傅培训项目,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及社会培训机构遴选一批新徽菜定点培训项目,开展金寨新徽菜师傅就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现有徽菜师傅技能等级水平,已开展金寨“新徽菜、名徽厨”培训6期,在全县中式烹饪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暨省第一届“新徽菜.名徽厨”专项职业技能竞赛金寨县初赛评选出六道“金寨名菜”,十二位“金寨名厨”,十二家金寨“新徽菜”名店。
借“新徽菜·名徽厨”的东风,金寨美食进社区、进餐厅、进企业、进学校,金寨黑毛猪肉、土鸡蛋、先徽挂面、香菇等走俏市场,下步,金寨县将持续推动新徽菜标准化建设,常态化开展“徽菜师傅培训”,打造金寨特色菜肴名品,提升厨师技能水平,为稳定居民就业、促进居民增收打开新的局面。( 费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