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我的创建故事】非遗志愿行 温暖传承梦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4-14 09:16:28 【字体:

  我叫侯守琴,是六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侯氏吹糖人代表性传承人。我自幼受家庭熏陶,积极学习非遗文化,传播“非遗在社区,人人都传承”的文化理念。同时,我积极参与辖区文明创建,当好文明创建的宣传员和劝导员。

  吹糖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手工技艺,侯氏吹糖人被列入六安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第三代传承人,我从小耳濡目染,潜心研究,从事“吹糖人”事业十余载,参加过多次文化展、庙会、年会、商业暖场、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图书馆等活动。在传承侯氏吹糖人技艺的同时,我通过查阅资料、阅读书籍、走访观摩等方式,学习和传播非遗项目和传统文化,多次送技艺进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为增强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认同感,金安区清水河街道李台社区成立非遗文化志愿服务队,由我担任队长。我们制定一套丰富多彩的“非遗菜谱”,通过“文明传播+兴趣培养”的方式,结合“我们的节日”等,开展“竹编瑞兔灵动来 非遗传承迎新春”“非遗共传承 吉祥龙头帽”等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让非遗文化与传统节日交相辉映、同频共振,累计开展活动20余场,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凸显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用非遗文化传承推动文明实践落地生根。

  同时,我还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每逢节假日,我穿上红马甲,穿梭在社区的大街小巷,捡烟头、铲广告、扫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发现问题及时与社区沟通处理,并提出意见建议。截至目前,我累计参加志愿活动100余次,时长200多小时。

  文明没有局外人,更没有旁观者。我虽然只是民间吹糖艺人,但我愿意做优秀文化传播、文明创建的志愿者。以后,我将大胆改进创新,让非遗艺术更加大众化、现代化,更为大家所喜爱,以实际行动践行志愿服务精神,争当文明行为的宣传者、践行者。(侯守琴口述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秀玲 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