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桥街道阳光社区:快乐健身暖民心 幸福生活零距离
近日,三里桥街道阳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巧借三举措,以增强居民体质、提高居民群众健康水平为目的,不断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扎实推进快乐健身行动,推动“10项暖民心行动政策”落细落实。
社区广场成为锻炼“小广场”。“每天吃过晚饭都要喊上朋友们到前面的小广场去跳会舞,哪天不跳都不舒服。”家住阳光水岸小区的孙阿姨说着。小区里有不少叔叔阿姨以及孩子等平时都喜欢运动,但是一直都没有固定的场地供大家活动,社区在了解情况后,主动联系,将社区门口的小广场空闲出来供居民健身使用,就这样这块广场成了小区居民群众共同的乐园。每到傍晚时分,小区里的老人、孩子们都聚集在这里,健身、聊天,其乐融融。
整合资源打造健身“新园地”。“原来锻炼身体就是饭后走走路,既单调也不安全,这几年小区里新增了很多健身场所,现在不出小区就能健身,太方便了! ”一位叔叔诉说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社区在几年前重新装修时便将便民利民惠民放在首要考虑因素,增添了舞蹈室、图书室、文化活动室、老年人活动室等等,方便居民日常活动,特别是对于退休干部职工,空闲时候便可以过来玩耍。此外,社区还注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共建单位组织开展一些体育健身活动,动员居民积极参与。
边角场地变身运动“微空间”。“以前打个乒乓球得走多远,有时还需要租个场地,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打,连球拍和球都是现成的,真的是太方便了。”正在打球的王叔叔跟大家说着。在社区办事大厅的正前方两边的边角各安置着乒乓球桌,平时更是从早到晚开放,居民们没事就可以来打几球,有时吃过午饭,出来遛个弯,顺便来打几球消个食再回去。“我平时不太爱运动,现在运动场地就在眼前,倒是激起我锻炼的兴趣。”家住附近的年轻小伙子说着。社区利用现有的空闲资源,配备健身设施,让“边角地”变成集聚人气的健身“微空间”。
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下一步,阳光社区将继续加大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以增强群众身体素质、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为工作目标,举办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吸引更多居民加入到“快乐健身”队伍中,让“快乐健身”融入生活、成为常态。(周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