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集区文明实践绘就“最美”底色
文明传递正能量,实践引领新风尚。近年来,叶集区围绕文明实践“四大定位”要求,建平台、组队伍、开展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入手,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文明实践工作实效,推动党的声音入脑入心,移风易俗渐成共识,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育”特色,整合资源组队。整合文化场所和公共服务资源,将各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融入文明实践站,打造成文明实践“综合体”。搭建“社会组织+文明实践”“党建联盟+文明实践”平台,开展星级志愿者评定,建立季度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评选工作机制。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月度交流展示,建立“无事”找书记志愿服务积分兑换制度。打造金叶学府、柳林社区文明实践“综合体”,构建15分钟生活圈。
“解”难事,汇聚志愿能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梳单、分级派单、志愿接单、对象评单“五单”工作法,实现志愿服务“供”“需”精准对接。开展“我爱六安 我有建议 我要说话”“文明叶集大家谈”“十大最不文明行为”评选活动,通过板凳会、集中座谈会和周末恳谈会等方式组织开展“文明叶集大家谈”进小区、社区、乡村、企业等系列活动,面对面听民声、察民情、访民意,推深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全年共收集基础设施、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等4个方面问题1000余个。
“评”先进,树立文明典型。开展各类选树评选活动,让榜样力量“在基层绽放光芒”。积极展示群众身边的“道德标杆”,宣传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在全区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开展最美系列评选,全年共评选表彰“叶集好人”“新时代好少年”“最美民政人”“最美婆婆”“最美媳妇”“最美职工”“最美退役军人”“优秀退役军人”“模范双拥人物”“文明出租车司机”“文明公交车司机”“红旗标兵”等218人,评选区级“文明家庭”32户,区级“文明校园”10所。
“乐”生活,深耕惠民乐民。成立“群众代表、志愿服务、党员干部、网格员”四支队伍,吸纳乡土人才、乡村能人、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乡贤等社会各界人士四万余人充实队伍,立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创新推出民俗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乡村广场舞、移动的科技馆图、“少儿成长驿站”等特色文化志愿服务项目。举办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民俗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乡村广场舞、乡村旅游推荐会、地方特色小吃节、乡村大舞台、乡村振兴擂台赛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活动5000余场次,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活跃繁荣基层文化生活。(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