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作风 提效能 促发展 六安在行动】绿篮子超市:让“新鲜”近在身边
作为六安人最熟悉的“老朋友”,主营生鲜、食品的本土企业绿篮子超市,可以说是皋城居民日常买菜的首选地。自2002年成立以来,已成长为拥有36家门店、年接待顾客达1800万人次的全市第一连锁超市。2022年,绿篮子超市销售额突破10亿元,居全市零售行业第一名。全市“新春第一会”上,绿篮子超市作为现代服务业企业10强受到通报表扬,董事长董晓青表示,这份荣誉,既是鼓励也是责任,更是企业持续前行的动力。
自2002年12月创办满天星超市以来,董晓青的经营理念也越来越趋于前沿和成熟。从初始的本地连锁超市,到发展“社区型生鲜超市”业态,“绿篮子”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个转变。基于精准的经营定位和全方位的市场分析,经多方考察咨询和组建专业团队,2015年7月,董晓青一次性投入1000多万元,将旗下“满天星”所有门店全面转型升级为“绿篮子”品牌,反复调研和多次摸索之后,又于2016年10月启动了“绿篮子三代店”试点,商品采购直接与本土的蔬菜水果、肉类畜禽和水产品生产基地对接,完成了“绿篮子”品牌质的飞跃。
过去的三年间,绿篮子超市作为疫情管控期间我市的重点保供应商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彰显了一个本地企业的担当。绿篮子超市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陈昌和告诉记者,“疫情期间物流成本大幅上升,车辆资源紧张,很多物流公司都抬高了价格。当时为了保障商品到仓,公司就积极调配自身资源。物流成本增加,公司就自挖潜力,调配安排了30多台配送车辆临危受命,在配送的同时还要担负起物流的工作,从而保证采购商品准时运到公司,公司配送商品及时运到门店。”
作为位列全省前三名的零售行业龙头企业,如何更好地提升消费群体购物体验,如何更好地问需于民、让惠于民,也是企业一直以来为之努力的方向。自2002年成立以来,“绿篮子”共为社会捐赠款物价值8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万名。与金寨县槐树湾村、黄集村黑毛猪养殖基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年销售黑毛猪2000多头;与周边县区82家蔬果生产基地签订农超对接协议,年销售各类蔬果6500多吨;在六安开发区征地50亩新建4万立方米的生鲜冷链配送中心,保障市民吃上安全放心的生态畜禽和新鲜蔬果……
如今,“绿篮子”正以每年10%的销售增长趋势,不断超越、快速发展中。未来五年内,计划拓展10个外埠城市,门店数突破100家,销售额突破100亿元。让更多社区居民享受到“近在身边,更加新鲜”的购物体验。(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子 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