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小桑叶成为农民致富的“金叶子”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精神,金寨县充分发挥本地自然优势,把蚕桑产业作为助农增收、推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抓手,真正让蚕桑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加快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强化宣传,打好桑树种植“准备仗”。组织干部、农技专家进村入户,从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等不同方面,引导农民合理确定种植意向,与农户家面对面、零距离交流,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鼓励动员农户放下包袱、增强信心,种植优质桑树品种,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参与春耕备耕和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调动农民种桑积极性。
科学谋划,下好桑树种植“先手棋”。采取“一地多用”的发展模式,针对桑树耐旱、对土壤适应性强的特点,把桑树种植在荒坡、旱地、山地等肥力低效的土地上,提高土地利用率,坚持高效益布局,盘活闲置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引导村民以房前屋后环境整治为契机,充分利用荒废地、空闲地种植桑树,不仅让以往的“四荒地”焕发生机,而且还解决了产业发展“与粮争地”的矛盾。今年以来,已种植桑树500 亩,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形成特色产业,为今年的蚕桑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政策落实,夯实桑树种植“保障线”。为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成效,通过培育和扶持大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政策的扶持效益,引导群众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为养蚕大户新建水泥路、做基础配套,建成可机械化采运的高标准蚕桑基地,建立基本桑园保护区,对保护区内挖桑毁桑的农户予以处罚。按照群众少量自筹,其余由政府兜底解决的补贴办法,鼓励群众多栽桑,对新栽桑1000株(含)以上的奖励2000元,5000株以上的奖励1000元。同时加快开发桑工艺品、果桑开发和桑叶茶制作,鲜蚕蛹直销、桑黄菌等项目,多途径提高产业链产值,重点扶持建设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或合作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强化服务,蓄足桑树种植“动力源”。乡镇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中心组织广大党员、农技人员、“科技特派员”“土专家”组建“桑树种植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采取现场技术指导的方式,为群众细致分析和讲解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把实用技术送到群众身边,及时解决桑树种植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帮助群众做好桑树种植工作,做到种植前期精心准备、后期精细管理,全过程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确保桑树种植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屈晓嫚
吴孔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