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斑竹园镇: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用心书写幸福“答卷”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近年来,金寨县斑竹园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践行“群众无小事”工作理念,始终坚持“民呼必应、民需必行、民事必办”的工作总基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心谋划实施民生工程,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民生答卷,不断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指数。
岗位送到“家门口”
为助力企业春季用工达产,促进辖区内各类重点群体实现更加充分就业,近期,斑竹园镇人社局开展“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系列招聘活动,把近百个招聘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该镇通过前期摸排的就业需求“清单”,结合“社区快聘”小程序平台,提供线上定制式“送岗位”服务。
“我们通过大数据定位,将居民信息、岗位信息进行精准匹配,实现辖区内居民自主、就近、灵活就业。”斑竹园镇党委书记杨海涛表示,对老百姓来说,家门口就业可以兼顾工作和家庭,企业也希望录用周边居民,提高员工稳定性。据统计,辖区内已有2665名居民注册“三公里就业圈”平台,已成功为企业送工500余人。
“一老一小”总牵挂
扎实推进农村老年人助餐服务试点,先后在镇内5个行政村(街道)打造老年食堂项目,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营养丰富的午餐;关心关爱特殊困难老人,满足老人个性化多样化服务需求;连续五年开展“爱心早餐”关爱项目,免费为环卫工人提供早餐;全镇中小学提供课后服务,按学生需求开展课后服务项目,满足家长和学生的不同需求……“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斑竹园镇坚持以“一老一小”为服务主线,创新“微服务”,把暖民心行动落到实处,让居民群众看到变化、见到成效、感到幸福。
快乐健身“你我他”
“真是不错,新的健身器材这么快就安装好了,党和政府真正把我们老百姓的诉求放在了心上,这下可以安心锻炼了。”家住斑竹园镇街道的退休老师金平安高兴地说。近日,位于斑竹园镇街道文化广场的健身设施已经安装调试完成,老旧健身器材已全部更换。“自从健身器材换新,大家都能安心锻炼身体,有说有笑,别提多热闹啦!”居民吴大妈说道。
为了打造“15分钟健身圈”,让运动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斑竹园镇在辖区内多个活动场所新添置了跑步机、动感单车、乒乓球桌等10余件健身器材,免费供居民使用。群众自发成立了篮球队、舞蹈队、太极拳队等多支队伍,并在市、县举办的各项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斑竹园镇还多次举办广场舞大赛、篮球比赛等活动,让居民群众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增进了邻里间的沟通交流。
旧区改造“焕新颜”
几年前斑竹园镇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朱家老湾被列入棚户区改造民生工程项目。棚户区改造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改什么、怎么改?斑竹园镇党委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多次组织群众开板凳会,发放群众意见表听取群众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改造计划。
如今斑竹园镇党委政府投入上千万资金改造了朱家老湾,拆除老旧危房70余户,拆除猪圈、旱厕、防震棚等200多个。现已建成8栋楼房及附属商业综合体,小区内铺设宽敞的水泥路面、路灯、广场、自行车棚及1:1的停车位等基础设施,占地面积约35000平方米,小区配备物业管理公司,有专人负责安保和卫生工作,彻底解决了脏乱差现状,一个个破旧老宅“摇身一变”,变成了绿地、洋房和小高层住宅,完成了一场脱胎换骨般的逆袭。(余英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