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改作风 提效能 促发展 六安在行动】聚力向新 筑梦钢城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114 次 发布时间:2023-02-13 08:42:31 【字体:

f39a11f2a2c44d4f87920d4d12ed0adb.jpg

  二月的古蓼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走进六安钢铁控股集团,到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碌着复工复产,火红的铁水,飞舞的钢花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厂区大道上,一辆又一辆货车满载原料、钢材来回穿梭,3500mm中厚板项目施工现场,工人加班加点抢工期,抓进度,保投产。

  省“新春第一会”上,六钢集团被授予安徽省民营企业税收贡献50强。翌日,六安市召开“新春第一会”,公司再次荣获全市工业企业50强荣誉称号。接踵而来的荣誉是肯定,更是一种鼓励和鞭策。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建兵在接受采访时说:“荣誉的背后凝聚了全体六钢人的智慧和汗水,公司上下广大干部职工为之骄傲和自豪,极大地增强了大家干事创业的信心,鼓舞了士气。”

  位于霍邱县经济开发区的六钢集团自2018年3月成立以来,始终以“产业兴企,实业报国”为己任,在短短两年时间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绿色化、智能化花园式的钢铁之城,实现了六安老区人民多年的钢城梦。“这个项目从一片荒芜到如今的厂房林立,职工从最初的11名开拓者到目前的5000余人,从名不经传到荣膺中国企业500强,是我们全体六钢人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王建兵表示,项目建成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利税25亿元,同时拉动相关产业经济增长近400亿元,直接解决就业50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35000余人。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的2022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钢铁行情瞬息万变,六钢集团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取得了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战胜了市场带来的严峻挑战,实现了“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要求,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12.5亿元。

  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今年年初全面复工复产后,六钢集团广大职工干劲十足,斗志昂扬。各条工序有条不紊,原料保供,技术团队跟踪服务,设备开足马力,生产稳定顺行,产品订单源源不断,一批又一批钢材下线打捆,一辆又一辆汽车排队装车。总投资250000万元的3500mm中厚板连铸项目设计年产能240万吨。生产的钢种主要有: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高层建筑用结构钢、焊接结构钢、桥梁用结构钢、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结构钢、汽车大梁用钢板等。目前这个项目所有工程已经收尾,预计2月18日开始单体热试,产品上市后,将极大调整公司现有产品结构,实现产品多元化经营,也必将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明星产品。在项目现场,王建兵说:“新春的良好开局,预示着新一年的企业经营蒸蒸日上,再创辉煌。”

  新起点,新征程。2023年,六钢集团将持续聚焦钢铁主业,完善上下游配套。拓展铁矿产业板块,发挥区域矿产资源优势,持续推动钢铁产业平稳、健康、持久发展;与省港航集团、霍邱县人民政府共同合作,推动综合码头项目建设,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路转水”,实施绿色交通运输;推进智慧物流园区建设,以服务六钢集团为主,辐射周边区域的现代原材料、钢材物流基地;打造特色铁基新材料基地,积极谋划产品端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新发展。

  “未来的六钢,远景规划蓝图已经擘画,我们将持续走党建引领,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扎根革命老区,以实际行动回报老区人民。”王建兵表示,下一步,将以长三角一体化、上海与六安对口合作为契机,把皖西钢城建设好、经营好、发展好,推动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为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作出新的贡献。(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 通讯员 孙博文 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