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拉升标杆即扬帆 争先进位再启航奋力谱写六安发展改革新篇章

编辑:高方勇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3-01-10 15:13:22 【字体:

  新蓝图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部署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战略举措以及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等重大政策正在全面实施,我市重大政策机遇持续彰显扩大,利好因素加速集聚,动力活力蓄势迸发。我们必须要始终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紧盯质量、速度、位次,以更高目标引领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仍是解决我市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要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确保质量效益前提下,保持一定经济增速,逐步缩小与全省的发展差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今年经济工作仍然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我们要当好综合参谋部,把政策研究透、把握准、运用好,全力拼经济,使政策的“含金量”转化为发展的“高质量”。紧扣省委对六安提出的“两个加快”“三个示范”“两个突破”要求,增强“慢进是退、不进更是退”的紧迫感,锁定在全省“增速列前茅、总量向中靠、人均朝前赶”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五次全会提出的六个六安和“不掉队赶上来”八个系列工程,保持战略定力,坚定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信心决心,努力改变“总量偏下、人均靠后”的“六安之痛”。我们要牢记“不唯GDP”不等于“不抓GDP”,要把“质量、速度、位次、激励项”作为一切经济工作评价的试金石,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学问、把岗位当舞台,埋头苦干、奋勇争先,在抢抓机遇中乘势而上,持续巩固“领跑全省、位次靠前”的“六安之势”。

  聚焦提质、扩量、增效,以系统观念促进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扩大经济总量关键靠产业,实体强则产业兴。我们要当好创新实战部,不断创新手法、步法、打法,当好“不管部”,争当“急先锋”。突出“四驾马车”拉动作用,全面实施农业争先创优、工业提质扩量增效、服务业锻长补短三次产业+投资“赛马”激励评比,促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坚持把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作为扩大内需的重中之重,牢固树立“产业投资是纲中之纲、产业项目是王中之王、制造业项目是王冠”的理念,以“精重促”行动为抓手,推进“三库联动”运转高效,对重大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全员化调度推进、全要素跟踪保障,把大项目好项目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战场,以今天的有效投资助推明天位次的前移。紧抓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红利期,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红色旅游等重点支持领域谋划储备一批、推进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聚焦先进制造、绿色农品、红色旅游等领域,大力培育本土特色产品(品牌),提升“六安消费”影响力。坚持“三融合三为主”和“扩量提质增效”发展思路,深入实施“1310”行动计划和开发区三年倍增计划,着力推动开发区创新升级和更高质量发展。

  突出目标、任务、导向,以重点突破带动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望远山而力行,知不足而奋进。六安今天的发展,不仅仅是跟自己的过去比,而是已经身处全省乃至长三角的赛场上,同台竞技、同场比武。我们要当好改革推进部,统筹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抢抓与上海对口合作、与松江结对合作帮扶的重大历史机遇,更加聚焦“七个突出”工作原则,重点加快“六个专班”推进,推动行动计划落地见效,加快推进六松合作园区建设。深入推进合六同城化,坚定东向发展,向东看齐、向东借力、向东融入,高标准建设合六经济走廊,持续推进产业、科创、园区、市场“四个链接”,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合六“半日工作圈”“一日生活圈”“假日在六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我们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确保政府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盼的事。保障粮食能源安全,守住管好“皖西粮仓”,加快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保供稳价长效措施,保障重要民生商品量足价稳。根据群众需求新特点、新变化,谋划推进、滚动实施“十项暖民心行动”,织密扎牢民生保障网,奋力增进老区民生福祉。

  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新的一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谱写发改新篇章、彰显发改新作为,在奋力实现绿色振兴赶超发展中当先锋、打头阵、作贡献!(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二级巡视员 戴立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