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志愿精神 强国复兴有我——六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展示交流(线上)⑥
弘扬志愿精神,强国复兴有我!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即日起,六安市文明办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展示交流(线上)活动,激励、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
日前,六安市2022年二季度优秀志愿服务典型揭晓。
本期,我们展示的是
3例项目典型和2例社区典型的先进事迹,
一起来了解他们吧!
霍邱县王截流乡“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项目
霍邱县王截流乡根据自身特点及地理位置特色,将退役军人与王截流大坝护卫工作紧密联合起来,切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2021年1月,由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筹备组建成立王截流乡“红耀江淮”志愿服务项目,现有志愿者成员121名,总服务时长1867小时。项目立足于王截流乡位于淮河中游南岸,淮河流域最大的城西湖行蓄洪区,全乡境内堤长19.7公里这一实际情况,打造“红色”“绿色”两个平台,聚焦沿湖沿河群众需求,开展“夜巡夜查保卫一方平安”、“保护淮河·生态环保我先行”、“淮河行蓄洪区撤退演练”、“安全教育”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辖区的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增强安全意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金寨县“温情照相馆”志愿服务项目
2020年6月,桃岭乡东冲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起“温情照相馆”志愿服务项目,旨在帮助农村地区行动不便的群众免费拍摄证件照、免费打印复印材料等,后期扩展到帮老年人拍结婚照、艺术照等。项目共招募核心志愿者30余名,常态化开展“温情照相馆”拍摄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10多次,累计服务时长近1000小时,服务群众达3000余人次,拍摄照片5800多张,项目先后荣获第一届金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第三届六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竞赛三等奖等荣誉。
裕安区“疫”路同行 守护生命“心”志愿服务项目
“疫”路同行,守护生命“心”能量心理辅导志愿服务项目由六安启明社工发起,队伍由来自心理咨询机构、高校、个体、教育培训机构、企业、医院等行业的200名志愿者组成。项目主要依托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向隔离在家的居民、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提供心理疏导、情绪安抚、防控政策解读宣传等服务,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对极端事件进行危机介入。截至目前,项目累计服务群众546人次,服务时长3048小时,服务模式受到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肯定,项目事迹被广泛报道,现场照片入选省级“民生路上的民政事”摄影类作品展,并在团中央的“共青团新闻联播”栏目上报道,该项目先后获得省级“十百千”工程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奖、六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竞赛二等奖。
金安区三里桥街道三里桥社区
六安市金安区三里桥街道三里桥社区,现有居民4803人,设立党总支,现下设5个党支部,后成立“暖心桥”志愿服务品牌,结合小区党支部、辖区退役军人、巾帼志愿者3条主线的力量,鼓励更多群众加入美好家园的建设,形成全民参与小区治理,实现共治共建共享 提高弱势群体自身的综合能力,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作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开展各类特色服务优秀志愿服务事迹。利用重要节日组织形式多样、寓教于乐的活动;整合群团力量,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暖冬行动”等爱心志愿服务。
舒城县城关镇中大社区
舒城县城关镇中大社区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理念,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现有注册志愿者859人,占社区常住人口的15.2%,服务社区居民5400余人,年均开展志愿服务不少于50场次。社区创新党建携手志愿者、志愿服务点、志愿服务大家乐和与社会组织组建共同体等四种志愿服务模式,成立了“治安与法律服务”、“妇儿服务”、“帮困服务”等五支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敬老、健康、治安、扶贫帮困等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和肯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