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安区罗集乡:突出“三好” 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活”起来
2022年以来,裕安区罗集乡结合乡镇实际,因地制宜,以群众需求为核心导向,以活动载体为主要抓手,以志愿服务和群众参与为工作机制,在“建好”和“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上下足功夫、做好文章,全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为群众精神生活的“加油站”。
建好阵地,让文明实践有平台。罗集乡严格参照“六有”标准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实现提质升级、提档增效,充分整合现有农家书屋、党群服务站、党员活动室等资源,精心打造“三大服务平台”,坚持高质高效推进,持续惠民生暖民心 。以党员活动室、道德讲堂为载体搭建理论宣讲平台,传播新思想、传递新理论;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建立文化教育平台,科普科技知识、传承优秀文化;以文化广场为载体创设健康服务平台,推广健身运动、普及健身知识。
用好队伍,让文明实践有主体。凝聚多方社会服务力量,整合辖域内专业人才资源,立足群众需求,结合地域特色,建立了“1+15+10”志愿服务体系,在乡级创建“578”志愿服务支队,立足十五个村(居)创建15支志愿服务小队,同时打造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夏收秋种、疫情防控、机关党员干部、五老志愿、应急等10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切实推动志愿服务专业化、便民化、精准化、品牌化。
搞好活动,让文明实践有成效。罗集乡按照“月月有活动、人人可参与”的要求,以“新、精、广”为标准抓好项目创建。以中国传统节日或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开展“我们的节日”、“党史板凳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等特色主题活动。根据四季特点,打造“春防诈骗、夏帮种植、秋清环境、冬送义诊”品牌志愿活动,同时围绕理论宣讲、移风易俗、文化服务、科技培训等内容,经常性开展文明实践活动,着力实现活动开展与群众期盼精准对接,有序推动文明实践深入基层、深入民心。(李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