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镇:小区党支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坚持党建引领,绘出小区党建“路线图”。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红色引擎”作用,组建小区党支部29家,织密组织网络,通过小区“找”党员、单位“促”报到、党员“亮”身份,组建小区党支部,构建“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邻长”四级组织架构,全镇划分网格党小组61个,选配党员中心户176个,邻长1994人,建立“党群议事会”和“党建联席会”制度,实现“支部建在小区、组织覆盖楼栋、党员联系家庭”。特色化打造党建品牌,结合小区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小区党组织建设,联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按照群众需求量身打造集党群活动、文化宣传、便民服务等于一体的党群活动室,为社区居民提供特色服务。建立小区党建示范导则,对小区党支部的运行机制、队伍建设、运行保障等进行明确规范。
打通关键脉络,激活小区治理“一盘棋”。着力发挥小区党支部引领作用,引导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10家,做到小区治理的“痛点”在哪里,党组织搭建的志愿平台就出现在哪里,形成“有困难找党员,有时间做义工”治理良好局面。深入推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鼓励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符合条件的成员按照法定程序相互进入、交叉任职,发挥党支部协调作用,构建小区内部各方问题共商、困难互帮、利益协调、共促共建的格局。建立完善小区党组织监督体系,探索成立由小区党员为主的监委会,监督业委会实施财务公开、事务公开,对物业公司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形成“多一双眼睛发现问题、多一双手帮助解决问题”的良好局面。
强化功能发挥,奏响服务群众“大合唱”。组织引领“多元共建”,深入推行“小区吹哨、乡镇鸣哨、部门报到”,小区党支部牵头,发挥业主委员会、物业企业、共建单位等多元主体力量,建立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共同解决群众家门口的“急难愁盼”问题。组建党员先锋队、物业服务队、志愿帮扶队等为居民提供暖心服务,通过主题党日、“我们的节日”等,组织开展猜灯谜、包粽子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打造“道德讲堂”“法治学堂”等特色课堂,聚焦居民需求开展宣传培训,增强小区凝聚力。依托小区议事平台,组织小区党员、居民等为小区治理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制定“邻里公约”。建立小区公共服务资源动态管理清单,积极引入社会力量,聚合辖区内教育、医疗、法律等力量,常态化组织内容丰富的活动,有针对性提供高品质服务。(王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