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串脚印连民心 绘出民生新画卷——裕安区人大常委会“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助力人大代表作用发挥
今年以来,裕安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中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全区各级人大代表迅速行动、务实履职,紧紧围绕民生实事,全方位回应群众诉求,实现联系“总在线”、履职“不打烊”,用高质量民生建议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神圣使命。为把代表们的意见建议落实落细,建立了提办闭环式工作机制,有效推进民生实事的解决,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让全过程人民民主之花在裕安落地生根,展现出蓬勃生机。
通上公交车 架起幸福桥 惠民实事“暖人心”
乡村振兴,道路先行。7月1日,从单王乡驶往六安西站换乘中心的318路公交车首次新增停靠单王乡政府、农贸市场、乡国土所、新大街、乡卫生院五个停靠点。这看似普通的增设公交车停靠站点背后,却有市、区、乡三级人大代表们的不懈努力。“我们乡新修建的公交车站距离乡主要生活区有点远,附近居民乘坐公交车很不方便,能不能增加几个公交车停靠站点,方便大家出行?”单王乡人大代表戚大发说。群众的呼声就是代表的关切,接到群众诉求后,市人大代表、单王乡乡长张弛立即联系了市交通运输局、市公交总公司相关单位。经过实地考察、调研走访、科学论证,增设公交车停靠点的建议很快得到落实。“人大代表真的能把我们的诉求记在心里、扛在肩上,以后坐公交车再也不用走二里路啦!”单王乡街道的群众纷纷为人大代表竖起了大拇指。
单王乡人大积极动员组织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每一个意见建议,每一次为民履职背后体现的都是“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人大代表们也不约而同地表示,一定不负群众的信任和重托,在履职尽责中贡献自己的光和热,奋力走好新时代的前行路。
“孔家庄的新河桥桥面已经浇筑完成,张家庄桥改造也在马不停蹄地进行中,很快就能恢复通行了。”区人大代表、关王庙村党支部书记张恩发高兴地说到。关王庙村建有千亩草莓基地,是城南镇“一村一品”农业示范基地,所产富硒草莓鲜红美味、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市民喜爱。通往基地的两条主干道上的桥年代久远,虽然后期有过维护,但已然破损不堪,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出行,同时也制约了村产业发展。
今年8月,区人大代表、城南镇镇长黄飞在调研中了解该情况后,提交集体研究通过,立即实施危桥改造工程建设,预计10中旬建成恢复通行。该项目建成后,原本3米的桥面扩建到7米,将大大改善交通出行,同时,也畅通了村里的产业致富路,更加激发了群众携手奋进实现乡村振兴的决心与信心。
“以前这个桥我们都不敢走,每次去种地、浇菜,都要绕道邻村的桥,非常不方便。现在好了,新桥修好了,不管是出行还是种地都方便了,给我们人大代表点赞。”新安镇东关村种粮大户李家宽说道。
自“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开展以来,新安镇人大充分利用“板凳会”这一平台,组织人大代表走村入户,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召开板凳会的过程中,新安镇人大代表殷福周了解到,新安镇东关村长青桥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且附近有近300亩耕地,仅1米宽的桥面实在无法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向镇人大主席团提出重新修建新安镇东关村长青桥的建议。镇人大主席团高度重视,立即交镇政府组织镇相关职能部门实地勘察,认为建议很有必要,最终,由镇财政投入修建长青桥,桥面宽4米、跨河长15米。目前,该工程已基本完工。新桥修建后,解决了困扰周围100余户村民近50年的出行问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捷,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走进百姓门 聆听百姓声 人居环境“靓起来”
近期,固镇镇汲河村村民张大爷感到很欣慰。前段时间,在固镇镇人大代表们入户走访、召开板凳会的时候,他提出了固镇杨圩小区,有群众在公共区域丢垃圾和种菜,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没过多久,这些被破坏的公共区域全都被硬化了。“我当时就是随口提出的意见,没想到这么快就得到了反馈和解决,感谢人大代表们,真的为我们老百姓解决了很多实事。”张大爷乐呵呵地说道。
“现在各地都在进行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行动,作为人大代表,土生土长的固镇人,我有必要为固镇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出力!”固镇镇人大代表、汲河村党支部书记潘正礼说,“希望自己能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凝聚群众智慧,解决群众所需,为固镇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以实际行动认真践行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宗旨。”镇人大主席团接到此建议后高度重视,及时组织实地考察,研判分析,提出交办意见后,由镇集镇工作组牵头办理落实。
促一方发展,护一方安澜。连日来,分路口镇人大扎实开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从群众最关心关切、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组织人大代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专项督查行动,对督查中群众反映的殷家畈村某低保户家有废弃破旧房屋未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意见建议。该镇政府高度重视代表建议,按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立即制定细化拆除方案,对废弃房屋进行量尺复核、登记造册,确保拆迁工作按时完成。在拆除结束后,又对拆旧产生的土块就地平整,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这次废旧房屋整治工作得到了周围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既为美丽乡村建设腾出了发展空间,又是认真落实‘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最好的诠释。我们将统筹规划,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改善,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努力做好一名履职尽责的人大代表。”分路口镇人大代表、殷家畈村支部书记黄景飞说。
接待代表日 做好传声筒 服务群众“零距离”
“今天组织接待代表日活动,把大家请进来座谈,就是面对面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请各位代表畅所欲言”。9月26日上午,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雷接待了2名驻区市人大代表和4名区人大代表。
“借这个机会把日常征集到的群众意见带来了,在与群众交谈的过程中,反映有很多水塘、渠道有淤泥堵积,建议清除水塘、渠道淤泥,这也是群众共同的心声。”“农作物秸秆一直是困扰秋种生产的不利因素,如何处理旱地玉米秸秆、农田水稻秸秆是抓好秋种的一道重要难题。建议政府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政策力度,调动群众支持配合处理秸秆的积极性。”接待代表日现场,人大代表们纷纷围绕“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收集到的问题,踊跃地讲述他们的意见建议,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传递出的却是相同的为民代言、为民尽责的情怀与担当。
“各位代表提的建议都很准、也很务实,会后,代表联络办要把建议整理好并集中交办,‘接待代表日’这个平台很好,今后要形成常态长效机制”,王雷在听了代表们的发言后,要求相关委室高度重视,认真办理落实并及时回复。“各位代表要聚焦中心工作,立足群众民生诉求,以‘小切口、微建议’的形式提出,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多出‘金点子’”。“继续保持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把区委的决策部署传递下去,把群众的心声意愿反映上来,当好汇集民智的‘桥梁纽带’。”
2022年是新一届裕安区人大常委会开局起步之年,区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加强代表工作作为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全力为代表依法履职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将“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与发挥人大代表活动室功能、丰富代表小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形成“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常态”,将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全员编入“代表之家”、代表小组统一管理,引导人大代表常态化开展履职承诺、履职交流、述职评议、接待群众等活动,努力打造代表主动作为、忠诚履职的牢固平台。自“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开展以来,全区各级人大代表共提出建议9300条,转办或交办6966条,已办结4435条,在聚焦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上,到处都活跃着人大代表的身影。同时,为了深入推进工作,狠抓薄弱环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分组带队对全区乡镇、街道开展实地督导,并召开区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推进会,“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及乡镇街人大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随着“聚民意,惠民生”行动不断深入,联系代表制度机制不断完善,全区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平台将越来越广阔,人大机关与代表之间的“连心桥”、民呼我应的“便民桥”将越来越畅通,也必将激励代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多谋创新之举,汇聚起加快裕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的磅礴力量。(张
涛 丁胜荣 匡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