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沙河乡:移风易俗除陋习 文明新风进万家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明乡风的滋养。近年来,金寨县沙河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紧盯转变群众思想这一观念,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等举措,深入推进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积极宣传引导,破除陈规陋习。为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推进移风易俗,沙河乡各村从改变群众观念入手,紧紧围绕“家庭和睦重孝顺,红白喜事不铺张”等移风易俗中的重点内容,通过村广播站、文化活动中心、公开栏开辟“移风易俗”专栏专题,大力弘扬新人新事新风尚,揭示落后陋习、铺张浪费等反面典型,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群众提供集宣传、学习、娱乐于一体的平台,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最美婆媳等推荐评选活动,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推进移风易俗“清单式”工作法,建立红白喜事事前报备、事后报告制度,倡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
广泛征求意见,发扬自治精神。在制度建设方面,广泛征求村民群众意见,把村规民约的“自治”精神融合到移风易俗中,建立红白理事会、乡风文明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会长均由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乡贤担任。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和红白事办理流程,对礼金数量、酒席规模、烟酒档次等标准作出相应规定,纳入村规民约,做到有组织、有制度、有活动、有效果,引导群众自觉遵守践行,使移风易俗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
表彰奖励先进,形成示范效应。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各村将“治风”工作纳入村干部、文明家庭等考核评选内容,用考核激励党员干部奋发作为,攻坚克难,敢于担当。针对苗头性问题,进行事前稳控和劝导,并制定移风易俗奖励政策,表彰奖励先进典型,形成示范效应,确保移风易俗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开展。
如今,沙河乡红白喜事不讲究阔气和排场了,礼金、酒席桌数等都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操办,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步树立,乡村的质朴、文明和谐的氛围一一展现。(余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