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徜徉绿水之间
——金寨县“十四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侧记
“最近天气热,大家早点上工,给房前屋后垃圾、杂草都清理清理,10点前要保证收工,3点后再上工,大家鼓足干劲,争取10天给这村庄房前屋后的环境整治到位!”
“放心了,书记,我们会保护好身体,这环境也是我们自家门口的,不用你讲我们也知道,保证完成任务。”金寨县油坊店乡东莲村党支部书记皮国芳和群众正边干边唠嗑,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氛围却是轻松和谐。
走进金寨县油坊店乡东莲村,青山苍翠欲滴,清水绿如翡翠,茶园芳香氤氲,小院错落有致,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沿着蜿蜒的山路直到大山深处。这样的场景,侧面反映的是金寨县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入手,不断补齐短板弱项,大力推进“五清一改”“三大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以“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改善提升行动”为契机,扎实开展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画面。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记者从金寨县获悉,该县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支持,整合乡村振兴移民后扶资金、财政涉农整合资金、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支出等渠道资金,全力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美丽乡村建设。“十四五”期间,将建成600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50个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同时改造提升10个中心村,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高的标准推动乡村风貌从“一处美”迈向“全域美”。
为建立协同推进机制,金寨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负责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工作,县乡村振兴局和县茶美中心具体负责业务指导,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城管局、县文明办、县规划中心等有关单位按职责分工齐抓共管,确保取得实效。各乡镇政府作为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工作的实施主体,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做到亲自部署、亲自动员、亲自推动。村级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参与良好局面。同时,县级实行“分片包干”制,负责联系包保工作的县四个班子领导经常性对所联系乡镇开展指导服务,加强项目谋划和建设的指导调度,确保整治出效果、不走样。县委督查办适时开展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交办,并督促整改到位,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严肃追责。将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工作纳入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乡镇干部包村落实,村两委干部、党员带头组织实施,形成全民参与、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局面。
“以前我是外出务工,现在刚好村里说家门口要建停车场,村干部让我去打零工,我二话没说就去了。”该县全军乡沙河店村村民赵师傅兴奋地说,“你想呀,挑砖头,抬沙子,这不就跟从前做一样的事儿嘛,唯一不同的就是,不光能赚钱,还能和老婆孩子在一起,多好啊!”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全县共清理生活垃圾9967.8吨、村内沟塘703个、乱搭乱建4142户、废旧广告牌1864个,拆除旱厕460个、无功能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累计开展入户宣传57755次,交办整改通知单1872户,完成整改1318户。
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不在于一时的“突击”,最关键的是要抓住“经常”。金寨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县乡村干部分别赴合肥市、黄山市、铜陵市、兰考县等地考察学习,学习他们在长效管护、村庄整治、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借他山之石拓宽视野、拓宽思路,从而更有效推进当前工作。出台《金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实施办法》《金寨县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意见》等文件,建立并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检查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制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奖惩办法,采取督导检查、暗访曝光、群众评议等多种方式,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日常监督,奖优罚劣,鼓励先进,鞭策后进。选取五个群众基础好、干部干劲足的村开展长效管护试点,探索制订出更加贴合实际的管理制度,让现有的“村规民约”、“门前三包”、村民理事会等更好发挥作用,有效激发群众自我管理的主动性等,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提升、推广,抓点带面,全域推进。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据介绍,金寨县下一步将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担当意识,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建设更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村庄,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瑞 通讯员 漆小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