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斑竹园镇:趟出“红绿融合”新路子
金寨县斑竹园镇地处鄂豫皖三省的交界中心,近年来,斑竹园镇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标,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必走之路,充分利用产业和资源优势,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领群众走上一条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的兴镇富民之路,走出一条“红色文旅+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把准基调,铺下“红加绿”规划路。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镇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实力,斑竹园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每年制定并印发《斑竹园镇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及《斑竹园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确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思路,大胆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壮大一批集体经济发展一般村,转化一批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形成强村带弱村、共同发展壮大的良好局面,谋划村集体经济长远基调。近年来,斑竹园镇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先后整合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各类大棚239个,培育出长岭关中药材基地、金山猕猴桃基地、漆店草莓基地、左山白茶基地、小河食用菌基地、桥口有机稻基地等生态农业基地;推进“红色”资源挖掘,引进上亿元资金,建设大别山特色小镇、红色美丽村庄等项目,初步形成以绿色有机食品、高品质中药材、生态休闲体验、红色旅游为支撑的“红+绿”产业体系,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2021年度全镇10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57.3万元,其中村集体经济达50万元以上的村有2个,其余村村集体经济均达到15万元以上。2022年度预计收入达460.47万元,20万以上村6个。
突破传统,走上“绿托红”增收路。斑竹园镇不断创新思路,打破瓶颈,突破传统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多元化发展。一是发展经营类项目。全镇共建设村级光伏电站10个,合计1160千瓦,通过做好维护管理工作,发挥效应,明确专人负责管理,聘请专门管护员,做好光伏板清洁,确保电站发电稳定,全镇村级电站发电收入共计147.64万元,其中漆店村光伏电站发电收入为31.64万元。发展特色产业,集中发展优势产业,争取扩大中药材种植、特色种养业规模。在金山建设猕猴桃种植基地,2021年该基地种植猕猴桃180亩、产量达1.5万斤,猕猴桃产业已经形成规模,此外,全镇种植黄金梨120余亩,种植草莓20余亩,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发展投资收益类项目。斑竹园镇积极争取资金,充分发挥资金效益,通过“三变”、产业发展项目、集体经济项目、产业带头人项目等项目资金,2021年,全镇共获得投资收益收入119.56万元。例如桥口村入股养猪场,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1.76万元;街道村入股金寨胜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6万元;漆店村入股金寨山美生物公司,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等。三是发展发包租赁类项目。通过衔接资金、整合资金等各类资金投资建设产业项目,并对其发包租赁,与经营主体达成协议,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83.92万元。例如在万何、长岭关、沙堰、王氏祠、漆店分别建设养蚕大棚,总建设面积13000平方米,每年收取租金增加村集体收入突破9万元。同时,盘活老小学、老学校、老村部等10处资源资产,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共计5.52万元。多元化的村集体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的“绿”,衬托老百姓生活的“红”。
融合联动,趟出“红促绿”振兴路。斑竹园镇地处皖西大别山南麓,优良的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休养身心的上佳之地,依托地理位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斑竹园镇结合各村实际,分村研究各村的重点发展项目,建设开发邢湾养生旅游示范区、大别山旅游驿站、登山健身步道、房车露营基地、龙潭冲瀑布群等绿色休闲项目。通过对印象邢湾民宿、金山马河田园综合体等租赁给旅游业经营主体,进行资源发包,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0.55万元。与安徽灏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将斑竹园镇红色教育基地对外出租,每年发包及上交收入为村集体经济增加50万元。全镇紧紧围绕红色小镇建设,规划落地大别山旅游驿站、红色教育拓展基地、邢湾养生示范区、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等项目,辐射斑竹园、街道、万何、王氏祠4个村,增收40.35万元,斑竹园镇深挖红色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趟出一条红色文旅融合之道,以小镇“红”促进振兴“绿”。 (熊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