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高粱喜获丰收
连日来,裕安区石婆店镇凤凰山村的高粱陆续进入收割期,丰收的喜悦与火红的高粱构成一幅幅喜庆的丰收图景。
在凤凰山村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高粱种植基地,成熟的高粱映红了山野,颗粒饱满的穗头迎风摇曳,农户们穿梭在成片的高粱地里,忙着收割、搬运,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凤凰山村抓住村集体经济发展契机,结合村里年轻劳动力缺乏等现状,因地制宜,积极调整农业发展思路,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流转村民土地,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展订单农业,种植酿酒专用高粱50余亩。高粱成熟以后,企业直接上门收购,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根据土地流转面积按年支付农户租金,在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户就业增收。
村民吴从友因家里缺乏劳动力,前些年土地无奈撂荒。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牵头将村民土地进行连片流转整治,吴从友将自家的5.4亩土地流转了出来,除了每年能收到一笔固定的租金外,农忙时还能帮助村集体合作社干活挣钱,每年额外增加了1000多元的收入。“没想到我这几块闲地,又能生出钱了。”对于这样的方式,吴从友很是赞同。
眼下,高粱已经成熟,有了企业的合作订单,种出的高粱不愁销,趁着晴好天气,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聘请周边流转土地户及收割机到高粱基地进行收割,让村里的闲散劳动力有事可做,进一步增加了农户收入。
“这些天帮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收高粱,每天还有百来块钱的收入,补贴家用还是不错的。”村民姚保和一边收割高粱一边高兴地说。
今年凤凰山村的50余亩高粱,产量约1.4万斤,预计能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带来4万多元的收入,30多名村民在高粱地打零工,人均增收600余元。凤凰山村通过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流转经营,在盘活“沉睡”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带动村民实现增收。(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张世巧 通讯员 杜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