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后浪”乡村展才华
今年1月20日,在金安区张店镇的山水画廊直播基地里,一场线上年货节正在热热闹闹上演。皖西白鹅、稻虾米、黄大茶等产品轮番上架,直播间精彩热闹。
像这样带有鲜明主题的线上活动,胡亮亮团队已经陆续举办了40多场。
“这两年,我们这群‘后浪’立足金安,从农村电商开始,逐步发力文旅、乡村改造、乡村运营,将乡村带进市场,按照摸索出的一套盈利模式和运作体系运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也取得了市场的认可。尽管时代变迁太快,但很多美好既隐匿于时代背后,又超越时代。向着美好看齐,坚持、专业、热爱,岁月就无法带走我们的乡愁和坚守!”胡亮亮坚定地说。
6月12日,记者在张店镇山水画廊直播基地见到了胡亮亮,他正在和团队的核心成员进行“头脑风暴”,主题有乡村综合体内涵提升、农产品包装设计、金安脆桃线上销售计划等议题。十几位90后一起集思广益,用他们的奇思妙想,努力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
立足乡村破解密码
2020年,胡亮亮从合肥带着团队来到了张店镇,成立山水画廊直播基地。
“我们放弃城市里的生活,现在整天与农民和农产品打交道。立足农村电商,用网络直播架起与外界的商贸联系,把东河口黄大茶、横塘岗稻鸭米、张店脆桃、施桥蓝莓等农产品推出去。我们发掘优质的农产品,延长乡村农产品的产业链、价值链。我们所有线上销售的商品,都是经过原创设计的包装、详情页、短视频,同时政府支持建设了冷库和仓库。”对此,胡亮亮颇为自豪。
东河口镇六顺黄茶业作为安徽老字号以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单位,过去的产品局限于“平民茶”销售理念,包装简单,价格低廉,以线下销售为主。
“胡亮亮团队给我们新的理念和设计包装、承担线上销售,传播非遗文化,突出老味道,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年线上销售额达到500多万元。”六顺黄茶业负责人陈全福现在非常开心。
从2020年开始,一个个优质的农产品上架到电商平台,一场场直播活动精彩纷呈,一车车农产品从张店镇走向全国。如今,山水画廊直播基地的销售额也在逐年增加,累计销售额达到3000多万元,解决就业30人,带动村社、企业等经营主体产品销售200多家,设计包装近百种,短视频观看量近亿人次。
“从我们的实践来看,乡村振兴是双向奔赴。很多大公司、大平台基于乡村的运营理念要么超前,要么投入巨大,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乡村变美不难,难的是‘美景变钱景’。难,不是建设和概念,而要运营,运用市场手段实现产业植入、产品变现。随着我们在乡村创业获得经验和思考,我们更加确立了乡村产业专业运营这一商业核心。”来自合肥的设计师卞杰对此这样认为。
讲好每个乡村故事
这是一个年轻活泼、充满创意的团队。记者在与团队访谈和了解项目案例后,发现这些都有迹可循,无论是对金安地缘文化的调研和剖析,还是策划营销活动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处处都显示出他们年轻且独到的思考。
1997年出生的汪康,作为团队成员,主要承担新媒体端的内容策划,用新媒体的作品来诉说金安的乡村故事。
“乡间的歌谣,永远地依靠;回家吧,回到最初的美好……”这是他刚刚基于淠河制作的一个短视频的背景音乐《稻香》,对于汪康来说,无论是农产品、电商、文旅宣传都需要文化内容作为支撑,讲好故事辅之销售,通过新媒体和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将鲜明的乡村文化和产品推广出去。
为了销售金安脆桃,这个团队策划让乡长、镇长在线上PK的趣味短视频,让家乡网友互相打Call。新春时节,配合金安区委宣传部,策划制作《金安年·幸福味》系列短视频,酥饺、冬米圆子、元宝、翁墩剪纸、板鸭等依次呈现。基于桃花节,团队设计了“桃嘟嘟”“桃乐乐”的IP形象,开发出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进行线上线下销售。之于淠河,团队成员提炼了淠河湾的概念,依托金安北部平原地区的风貌,将大河以东的农业元素、河流元素、电商元素进行提炼,制作精美的短视频,在线上推广等。
对于团队成员,留学返乡的余海洋来说,他更多的思考是金安的传统和民俗怎样现代化,而且是建立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基础上的表达,他的回答是通过大量文创手法营造,将电商、文旅、商品、乡村综合体等有效整合,表达成大家能看得到、能感受到的东西。
团队成员潘熙辰则表示,“我们用金安的地方文化去讲好金安的故事,并与金安融媒体中心合作共建创作基地、《金品推荐》、《至味金安》栏目,通过影视作品展现金安的美食、建筑、山水、民俗等风貌。”
文创助力乡村振兴
一个乡镇就是一个品牌,把沉淀当地故事作为打造品牌的着力点。这群年轻人协助乡镇或者村社,梳理出文化内涵,归纳好属于自己的故事,在对外宣传的时候让人印象深刻,从而达到转化为品牌资产的目的,在“比乡村更文明,比城市更温暖”理念下,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强势产业动能。
在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中,更多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参与到这个团队,先后打造了叶集区三元电商基地、淠东乡电商集聚区、庐江县云里安凹电商中心、张店镇电商基地,通过场景式体验让个体沉浸到更真实的场景,去获取更多丰富的感受,同时与线上的活动体验不冲突,甚至互为补充。
“我们农创三元电商基地和乡愁文化园就是一种多业态的聚合,是叶集区首个乡村综合体,通过胡亮亮团队的策划和运营,将电商、文旅、非遗、农产品展销、餐饮、乡宿等业态集聚在一个平台,活化地方特色,通过新业态带动乡村增收。”叶集区三元镇党委书记杨志红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在张店镇电商基地的改建运营中,他们把山水画廊的青山绿水与特色农产品展销、乡村云播空间、团建空间、餐饮、民宿集合为一体,线上线下联动推广,即将开始运营。
吸引更多对乡村有抱负、有能力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不仅仅是乡愁和情怀,对此,金安区拿出了有力度和温度的引才政策。这个团队的成长得益于该区探索乡村运营之路的创新之举:鼓励爱乡村、会策划、懂营销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政府搭建平台,返乡青年聚集要素,共同促进乡村产业的融合和发展。(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冯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