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裕安区司法局“五招联动”打好法律援助“组合拳”

编辑:吕梁 来源:六安新闻网 浏览次数:56 次 发布时间:2022-08-25 10:11:53 【字体:

  为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暖到民心,今年以来,裕安区司法局积极践行“法援为民”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案件办理,紧抓案件质量,完善制度机制,以扎实有效的管理举措推动法律援助走深走实。

  一、快速指派,打好“速度拳”。一方面,裕安区司法局持续关注民生领域,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将能纳入法律援助范围的事项,应纳尽纳,应援尽援,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业、就医、就学、社会保障、婚姻家庭等领域的法律问题,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为弱势群体减少诉讼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法律援助平台信息,认真分析法律援助对象诉求,优化流程,实现援助申请加速度:对老年人、妇女、儿童就人身损害赔偿、赡养抚养、遭受家庭暴力、虐待、遗弃等事项符合申请法律援助条件的,免于经济困难状况核查,快速受理;对涉及农民工工伤赔偿、追索劳动报酬、人身损害赔偿等申请法律援助的,开辟受援人“绿色通道”,一律优先办理。今年以来,共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700余件,有效维护了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

  二、紧抓业务,打好“质量拳”。一是确保办案质量。上半年通过开展案件质量评查,围绕案件受理、会见、阅卷、调查取证、庭审笔录等方面全面评查,督促律师承办案件办理更加规范化;开展法律援助优秀案例评选,充分发挥优秀法律援助案例典型示范作用,切实提升案件承办律师的服务水平。二是加强援助站点管理。依托乡镇法律援助服务站,村(社区)法律援助点,打通援助“最后一公里”,让受援人随时随地都能申请法律援助,构建更加健全的法律援助网络;推行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双休日“不打烊”服务,通过法援律师周末轮岗制度、提供周末预约服务,破解群众“上班时间没空来、下班时间没处问”的难题;三是紧抓业务学习培训。开展全区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四项整治”教育整顿暨《法律援助法》学习,提升办案人员素养,规范律师执业行为。

  三、强化制度,打好“方法拳”。裕安区司法局紧紧围绕省司法厅、市司法局工作要求,及时制定今年工作方案,分解任务,严格落实责任到站,责任到人,并将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健全宣传机制,做好民生工程宣传。既要求做好规定动作,借助节点契机,多方位、多角度开展“六进”宣传,同时结合实际完成自选动作,结合属地疫情防控,动态化开展法律援助宣传;不断创新宣传手段。充分借助裕安法治宣传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打造传播快、覆盖广、互动强的立体宣传,通过和属地电视台合作,制作公益短视频,进一步提升民生工程知晓率;健全经费管理制度,通过督查专项经费账目、法律援助案件卷宗、补贴发放表等内容,进一步规范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经费管理;健全案件办理监管制度,从案件办理、案前告知、案中监督、案后回访,全方位对律师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进行监管,形成完整的案件质量监控体系。

  四、建立协作,打好“组合拳”。为进一步推动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落地见效,一方面,裕安区司法局同公、检、法机关加强沟通协作,不定期召开刑事辩护联席会,交流探讨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法院、检察院法援工作站实行律师坐班制度,制定工作规范,选任3年以上的执业律师承担刑事法律援助主要工作。为保障刑事法律援助工作运行通畅,裕安区司法局还不断加强对刑事辩护援助律师的专业培训,充实完善承办刑事案件辩护律师库,为每一名律师有侧重的确定一个方向,指派案件时,充分考虑律师的业务专长、执业水平,将法律援助义务与自愿承办相结合,做到合理分配,有的放矢。

  五、党建引领,打好“创新拳”。裕安区司法局坚持以支部为堡垒,以(法援)中心为平台,不断探索“党建+”司法行政工作模式,通过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信访化解、法律援助的业务优势,加快党建引领同司法行政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双提升”。一方面,裕安区司法局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办案中要求各律所党员律师戴党徽、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尽力办好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另一方面,充分结合“百姓评理说事点”,各基层党员干警、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在“说事评理”中认真听取群众诉求,将基层法律援助与人民调解的有机衔接,按照“调解优先、调援结合”的原则将社会矛盾充分化解在基层。通过创新党建引领,加强调援联动,进一步强化了全体干警、党员律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党建红+司法蓝”新阵地也得到进一步巩固。(孟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