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东桥镇:科学抗旱防灾减灾 全力以赴保粮稳产
面对今年夏季持续高温少雨、土壤墒情急剧下降、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为最大限度保障粮食安全,减轻农民种粮损失,实现秋粮保收,稳定农业生产收入,金安区东桥镇严格按照上级部门部署要求,坚持系统谋划、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做好各项抗旱工作,坚决打赢这场抗旱救灾保粮攻坚战。
坚持党建引领,压实主体责任。镇党委牵头抓总,每日调度和掌握旱情具体信息,党委书记和班子成员亲自上阵,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抗旱保粮工作开展情况,指导工作推进和落实。充分利用党员议事和板凳会等活动,听取党员意见建议,收集群众问题诉求,广泛发动党员志愿者参与抗旱救灾工作,凝聚党建引领的最大力量。
精准掌握灾情,确保科学应对。科学利用监测系统和无人机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在抗旱救灾全过程实时观测秧苗生长、水渠灌溉等情况,定期到农田进行摸排,掌握重点旱情区域和作物受灾情况,组织水利、农业等部门联合会商,邀请“土专家”“田秀才”等经验丰富人员参与,共同分析研究抗旱工作应对措施,做到精准定位旱灾区域信息,科学制定救灾应急预案,及时发布旱情预警信息。
聚焦减灾防灾,靶向实施发力。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以保障灌溉水源为根本出发点,精准施策、多措并举开展抗旱救灾工作。组织机械和人员疏通和清理支渠,检修电站运行,配置真空水泵,与邻乡镇协调用水,适时打井开源,确保农田灌溉顺畅;及时指导病虫害防治,降低次生灾害损失影响。
落实资源保障,健全长效机制。各村(街)合理利用村集体经济资金,及时应对电站维修、紧急用水等工作,村三资及时保障抗旱救灾费用,科学调配抗旱物资,有效减轻农民负担,提升救灾效率。同时,健全反馈和应急响应机制,成立抗旱保粮信息联络工作小组,对重大突发险情等问题及时上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指导和帮助,把旱情损失降到最低,为实现秋粮丰收打牢坚实的基础。(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