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再创新辉煌】培育产业能人 赋能乡村振兴
本网讯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自2019年开展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工作以来,市农业农村局推深做实“138+N”工程,积极谋划,认真组织,共培训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9307人。仅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2742人,总数达34642人,培养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实现了培育能人和培育产业的双重效果,为实施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138+N”工程提供了人才支撑。
科学系统谋划,提高培训针对性。科学制订计划。每年年初市农业农村局对本年度的农村产业带头人培训需求进行摸底,分产业、分类型制订培训计划,下达培训任务,建立培训台账,每季度对培训开展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做好“三个选择”。在学员遴选上,优先选择种养规模大、学习意愿强、文化程度高、发展前景好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成员。根据产业季节性差别,精准组织学员参训。在师资选聘上,聘请教学经验丰富的高校教授、教学生产结合紧密的专业老师和乡土专家,并通过满意度测评,实现授课老师的“优胜劣汰”。在课程设置上,从提升学员农业发展理念、理论水平、专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出发,精心组织,合理制订教学计划和编排课程。做好“两个结合”。培训班采取课堂教学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综合教学和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综合教学采取大班教学,培训内容以农业保险、用地政策、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为主线,帮助带头人更新观念,深度了解乡村产业发展政策。专业技术培训采取小班教学,结合我市8个特色农业产业,分产业组织培训,帮助带头人提高专业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7月21日,市农业农村局举办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138+N”工程暨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班,全市165名中药材、小龙虾、皖西白鹅等五个方面的带头人代表参加培训。
丰富培训方式,提高培训实效性。以立足产业,注重实效为原则,多措并举提高培训效果。分级开展培训。根据产业发展带头人实际需要,分级开展培训工作。市级举办示范班对有一定产业基础、发展潜力较大的带头人进行培训,将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的专家教授,又有丰富产业发展经验的领军企业家“请进来”,为产业发展带头人授课答疑。县乡两级培训按照年度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训任务统筹开展,县级培训班原则上每期培训人数不少于50人,培训人数不少于培训总任务的50%。同时,丰富培训渠道。除了安排常规的业务培训外,市农业农村局还积极组织产业发展带头人“走出去”,参加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上海茶博会、浙江农博会、合肥、武汉农交会等各类展会,拓宽产业发展带头人的视野。依托移动互联网,利用云上平台,通过视频网络教学,传授新品种、新技术。创新培训方式。我市创新开展了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师带徒”培训工作,以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作为培训载体,采取机动灵活、实事适时、注重实效的技术传授,探索了培训新途径。截至7月底,全市从8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当中,精选了134名农村产业带头人当师傅,并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培训了2667名能人。
强化跟踪服务,确保培训持续性。开展上门服务。根据年初摸排的培训需求情况,组织行业单位专家和技术指导员,在关键季节、重要农时,按照产业需求,采取进村入户、联户结对、送教上门、田间办班等方式,开展技术实践指导,使产业带头人真正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地运用到产业发展中,做到学以致用。搭建桥梁纽带。利用培训学习机会,建立专家与学员、各产业部门和学员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平台,在生产经营中,专家帮助学员及时答疑解惑,各产业部门及时将政策、信息、生产措施、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阶段要求公布在工作群里,随时为学员提供创业信息和各项服务。(刘和飞 聂焱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