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安区文化“微景观”传递文明新风
本报讯(徐安妮)为构建群众精神文明的“美好家园”,金安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加强公共文化阵地建设,完善文化服务能力,动员广大基层群众积极参与文明实践,充分彰显城市的“人文精神”“好人文化”和“惠民内涵”,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合辖区居民年龄结构、文化偏好,对全区34个社区宣传文化氛围进行整体提升,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契机,打造“爱晚亭”“孝贤亭”“德孝长廊”“三字经文化墙”等文化“微景观”,融入孝、悌、敬、诚、善、恭、礼、谦、宽等传统美德以及传统国学精髓,营造尊老、爱老、助老的和谐社区,深受社区居民喜爱。
金安区持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辖区主要位置打造好人路、好人文化墙、好人文化长廊,构建立体式的文化“微景观”,让市民拥有学习好人模范的开放式、辅助性阵地,让好人模范立体鲜明,充分激发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好人文化”微景观搭建了一个学习典型的平台,为全区群众选树旗帜、榜样,激励更多人向身边的好人学习。
金安区还依托市民广场、公园休闲绿地等景观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夜市”“节日民俗汇”“返乡送岗文艺演出”等惠民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爱心义剪、爱心义诊、小家电维修、法律政策咨询、就业岗位推介、非遗手工制作等志愿服务。今年惠民文化类志愿服务举办42场,参加的文化志愿者近400人,累计参与群众超38000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