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崔仲琼:做温暖的一束光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2-06-15 09:47:16 【字体: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女教师,28年来,崔仲琼立足三尺讲台,兢兢业业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培育桃李。自连任五届、六届市人大代表以来,她把人大代表的身份和人民教师一样看待,倍加珍惜,自重自律,扎实工作,真实反映民情民意,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了一名人大代表的作用。

  牢记使命,奔走基层调研守初心

  “作为人大代表,只有更好地发挥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的优势,才能履行好宪法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履职之初,崔仲琼就如何发挥自己扎根教育的优势,将代表履职融入多年的教育探索中展开思考。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前夕,邻居向崔仲琼反映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诸多问题。第二天,她四处奔走,了解情况,并选取了城区的几所幼儿园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走访了多个小区的居民。连日的调研走访后,她在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区公办学前教育的建议”,该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答复。因为时间仓促,所提建议还是有些不完善的地方,必须再次深入调研,全面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对策。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对学前教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更大范围的走访群众,在召开的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又提出了“关于加快六安主城区公办学前教育发展的议案”,该议案和其他代表提出的议案一起并案作为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1号议案。

  “要想当好一名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行使职权,要全面准确地反映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愿望呼声反映上来,把基层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这是崔仲琼的想法,也是她一直坚持做的事。2020年她提出了“关于城北第二小学停车场建设的建议”“关于六安市公益性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议案”,2021年提出了“关于落实‘双减’政策,创建‘六安市非遗传承示范校’的议案”。

  立足本职,发挥人大代表引领作用

  作为人大代表,我既要关注民生,为百姓发声,也要立足本职,发挥人大代表的引领作用。身为一名教育者,崔仲琼十分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劳育和美育结合起来,培养传统文化的继承人,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她一直以来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

  在人代会上,崔仲琼认识了非遗传承人邹红老师,被她的一件件精美的竹编器具所深深吸引,能否将这些传统的手艺作为一种爱好,交给学生,能否将它作为一门课程开展起来,崔仲琼边思考,边探索。最终,在邹红支持下,崔仲琼在学校开展以“含彩独青青”为主题的“非遗特色——竹编技艺”传统美术课程。“竹艺工坊”在每周一、周五两个时间段,面向三至六年级学生,提供特色课程服务。“竹艺工坊”的教学中,一方面带领学生们学习竹编挑压、穿插的基本技法;另一方面,还组织学生们深入竹编基地开展研学活动,感受竹编艺人的匠心独具。

  现在,“含彩独青青 竹艺工坊”校本课程作为六安市城北第二小学“双减”以来课后服务的精品项目,让竹编这项非遗技艺走进校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同时,她又以六安瓜片的非遗文化为起始,将茶文化引进校园,每周一、周三下午课后为学生开设茶文化特色课程,并以“茶与校园的故事”为主题开展寓美育、德育、劳育为一体的茶文化融课程教学。现在,她正在着手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美术相结合,把临淮泥塑和骨架彩塑融合创新,旨在讴歌新时代、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热心公益,关爱留守儿童播撒春晖

  在担任市人大代表的五年里,崔仲琼牢固树立群众意识,深入基层,通过走访、座谈等方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力争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愿望呼声反映上来。

  我市是全省乃至全国劳务输出的重点地区之一,留守儿童人数占儿童总数的一半以上。为了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2014年和2017年她主动申请去农村支教,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作为教师,带着与生俱来的职业责任感,她加入了一些公益性组织,参与了多次公益活动。

  2020年疫情期间,崔仲琼组织工作室成员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宅在家里学画画 我们都是艺术家”空中课堂和“美术欢乐课堂”微课专辑,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并向市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捐款3000元用于购买疫情防控物资。

  有了参加公益组织的经历,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崔仲琼又提出了“关于六安市公益性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建议”的议案。

  “我是一名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中间,我愿做一束光,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崔仲琼表示,她履职的时间还不算长,总感觉还有很多方面要学,好多事情要做,她将继续积极履职,不负人民重托。(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黄雪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