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美丽乡村行】小田变大田 群众笑声甜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1055 次 发布时间:2022-05-27 09:05:25 【字体:

  “大湖、小南庄、西庄等几个村民组原先都是一块块不成规则的零碎田块。如今通过整合,小田变大田,农业效益明显提高。”5月19日,在叶集区姚李镇双红村稻虾种养基地,村党支部书记高兴萍向记者介绍。

  加快耕地碎片化治理,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秋,双红村以农业部门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为契机,将全村内3500余亩小田改造成大田,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规模经营打下坚实基础。一年时间过去了,田块整合规模经营给当地群众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惊喜。

  双红村位于汲河沿岸,地势低洼,坡度大,不成规则的零碎田块较多,造成农机“下田难”“作业难”等诸多不便,成了长期制约该村农业现代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因临近汲河属于行洪区,历年来受洪涝灾害影响,又不利于农业项目发展。

  经过叶集区、姚李镇综合考察谋划,决定在双红村建设面积为3500亩的稻虾养殖基地。计划投资480万元,其中包括稻虾综养示范田及配套设施390万元,新建灌溉渠系电站配套设施90万元。该项目于2021年秋季启动以来,专门成立了双红村稻虾基地建设工作组,村里成立理事组,各村民组选派村民代表,逐村民组、逐田块进行设计丈量、土方测算。设计过程中,征求村民组群众意见,实际考量田块、土方、渠系、涵闸等多方面因素,力争稻虾基地投产获得实效。为了便于稻虾基地灌溉用水,水利站还在该村汲河南、北两段以及白堰计划新建提水站三座,实现水系流畅水源充足,为稻虾种养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通过高标准农田综合整治,整个村的土地实现机械化操作。”双红村党支部副书记孔德才说,农田改造后,田埂更加宽实牢固,沟渠水源贯通,地力得到提升,农业机械作业条件显著改善,也让村民真正享受现代化机械作业带来的美好。

  据悉,双红村稻虾基地项目目前覆盖14个村民组,受益农户620户2200余人,带动脱贫户79户211人。建成后亩均增收200元以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10万元以上。(程度厚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菊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