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寨县斑竹园镇:志愿服务网格化 乡村振兴添活力
建立健全乡村基层治理网格化体系,是提升乡村振兴动力的内在需要。为引导广大村民群众树立文明新风,打造幸福宜居的和谐乡村,金寨县斑竹园镇小河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以乡村服务为重点,将网格员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在全村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精准化、服务化大网”。
网格共治,乡村发展“零距离”。小河村委会坚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导向,逐渐建立起以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为主体、志愿者联动、网格员联系共建的基本框架。按照村居成网、网中有格、格中有责、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小河村共划分为6个网格,每个网格均配有网格员,全村有网格员60余人,网格员联系到户,帮扶到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道德大讲堂为载体,拓展志愿者网格化融合渠道,常态化开展精神文化活动,进一步规范志愿者工作机制,推动志愿者网格化有机结合,实现党网格治理和志愿服务“双提升”。
靶向施策,乡村治理“精准化”。小河村委会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网格员定期开展走访入户,向广大群众宣传惠民政策,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让政策走进千家万户。重点关注弱势群体、优抚对象、边缘人群等特殊人群,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就业状况,针对问题逐一摸排、逐一解决。同时,鼓励、支持、引导关心乡村建设的群众参与乡村治理,发挥新时代志愿者带头作用,让志愿者“亮马甲”,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明乡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凝聚起建设美丽乡村强大动力。
积极探索,乡村服务“便捷化”。小河村委会积极探索文明乡村建设模式,线下充分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道德大讲堂、远教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三大载体,组织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发放宣传单,让群众全面了解基层治理各项政策;线上有效利用先锋网、学习强国等平台,进一步宣传到位。同时,实现在每个网格建立村组微信群,以微信群为桥梁,让各项惠民政策落地更精准、为民服务更贴心、民意反馈获得更直接。针对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回应,纠纷调解及时,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