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市卫健委发布防病提示——气温升高,警惕这些易发病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113 次 发布时间:2022-05-05 08:41:48 【字体:

  本网讯 进入5月,正值春夏之交,随着气温日渐升高,各类细菌、病毒、蚊虫等生长繁殖加快,极易引发多种疾病。日前,市卫健委发布提示,就近期易发、多发的传染性疾病预防作出提醒。

  根据市卫健委发布的防病提示,当前,新冠肺炎仍然是防控工作重中之重,务必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举办和参加聚集性活动,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自觉地配合“两码”联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在此也提醒符合条件的居民尽快完成接种,全程接种新冠疫苗满半年,尽快接种“加强针”。非必要不出行,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和敏感地区,确须出行,要主动向所在社区(村)、单位报备,积极配合落实防控措施。谨慎购买进口冷链食品或境外商品,并做好外包装消毒和手部清洗。安全接收原发地或集散地为境外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快递,妥善保存票据,保证一旦出现异常能及时追溯。自觉开展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等不适症状,做好防护后前往附近的发热门诊就诊。

  除了新冠肺炎的防控,随着气温的上升,水痘、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传染病的发病也逐渐增多。“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及接触被污染物品传播。”据了解,水痘容易在幼托机构、小学等集体单位内引起聚集性发病,在预防上,可接种两剂次的水痘减毒活疫苗避免感染风险。同时,均衡营养、生活规律、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去人员聚集的场所,保持环境整洁卫生。幼托机构、小学等集体单位要加强晨、午检,做好日常隔离消毒,及时发现、及时隔离治疗水痘患儿,防止继发感染。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携带新布尼亚病毒的蜱虫叮咬而感染的一种死亡率较高的新发传染病,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人员,野外旅行者和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的人员有感染的风险。在预防上要注意,农事或户外活动时尽量穿浅色、光滑的衣服,扎紧袖口、裤口,外露皮肤涂抹驱避剂,避免在草地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野外归来要检查衣服和身体有无蜱虫附着。此外,定期清理宠物皮毛。护理、照料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时,要避免与病人血液和体液的直接接触。一旦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及时就诊。(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李珊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