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抢农时 栽插再生稻
——裕安区3万亩再生稻机插秧基本完成
“除草之后要追施返青分蘖肥,促进分蘖生长。切记,水不能灌得太深,影响分蘖,影响后期成穗。”4月29日上午,位于裕安区分路口镇江堰村一片已栽插再生稻的田块边,该区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农技推广研究员刘礼明正在为当地种粮大户黄文甫讲解管护经验。
近来,裕安区坚持把统筹内防反弹与外防输入、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联企带户,加强生产指导,以过硬举措抓好抓实春耕生产,全区3万亩再生稻机插秧工作已基本完成。
“今年我们裕安区水稻种植90万亩。其中,安排再生稻生产3万亩。在再生稻生产中,主要落实突出早字,在3月初就进行了选种,3月中旬开始育秧。截至目前,再生稻栽插已完成95%以上。”刘礼明介绍说。为保证粮食生产安全,以及农产品有效供给,裕安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两强一增”农业增产措施,狠抓粮食生产,去年,全区再生稻种植面积达2.5万亩;今年,全区再生稻种植计划安排3万亩。目前,该区再生稻机插秧已接近尾声。
再生稻种植主要突出“早”字,裕安区结合地域实际,在5月1日前完成栽插,8月20日左右,进行头茬稻收割。目前,该区再生稻头茬稻亩产能达到550到650公斤;二茬稻可实现200到250公斤,两季加起来达到增产目的。
为在疫情防控期间统筹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该区农业农村局认真研究部署,坚持一手抓防疫情,一手抓农业生产,结合各乡镇实际,有序有效推动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新型经营主体复工复产。目前该区除了再生稻3万亩栽插接近尾声外,其他闲茬水稻、中稻直播已经完成20多万亩。预计在4月底大概有30万亩,完成整个水稻种植任务三分之一。
“去年再生稻秧苗行距是30公分,今年插秧机器改了,是25公分行距。密度稠,能增产。这些都是区农技推广中心给我们服务指导的。”黄文甫对种植再生稻充满信心。再生稻生长期较短,结合往年再生稻种植经验,在农技人员指导下,今年裕安区再生稻种植通过插足基本苗、增加亩穗数等方式,确保再生稻头茬稻高产,也为二茬稻高产打下基础。家住江堰村的种粮大户黄文甫去年种植了200亩再生稻,获得丰收,尝到甜头的黄文甫今年将再生稻面积扩大到了36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