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牵线人”的一天
钱玉章是金安公路管理站第一党支部书记兼综合办主任,疫情之前,他是单位的“大管家”,事无巨细地操心着大大小小的事务,自4月4日疫情爆发后,他又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冲锋在前,当起了防疫“牵线人”。为了方便工作他索性将“家”搬到了办公室,车辆调度、办理出入证、值班安排、信息报送、购买防疫物资、慰问被隔离职工……防疫工作千头万绪、繁琐枯燥,所有的环节和信息都汇集到他这里,再由他逐一安排到人,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但钱玉章凭借着多年的办公室工作经验和耐心细致的性格将每天的抗疫工作安排得有条不紊,将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职工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为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了公路力量。
凌晨5:30
天微蒙蒙亮,当所有“宅”在家的人们还在香甜睡梦中时,钱玉章已起床正式开启一天的工作。起床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拿起手机查看发生以来,昼夜不分,半夜视频开会下达任务已是常有的事。单位工作群、疫情防控工作群、疫情慰问群、志愿服务群……每个群他都要仔细翻看好几遍,生怕漏掉了一条信息。
上午7点半
在对所有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后,钱玉章便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安排上午的工作。根据值班表,他需要安排车辆在8点前将单位志愿者送往结对共建小区天成颐和家园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并反复叮嘱他们要注意防护,戴好口罩和面罩,在做好志愿服务的同时确保自身安全。
“我们有四名被隔离在家的职工,昨天听说他们买菜有点困难,我得去看望下他们,顺便带点生活物资去。”刚送完志愿者,钱玉章便马不停蹄地去采购肉菜、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再开车一一送到被隔离职工的小区门口,由小区志愿者代为送达。随后电话询问了他们隔离期间的生活状况,并传达了单位对他们的关心和慰问。
上午十点
回到办公室,顾不得喝上一口水,钱玉章继续埋头处理上午未完成的工作。办公室电话和手机铃声此起彼伏,他一边接电话一边填写着各类表格,核对着各项信息,与三个养护工区的工区长对接今日的工作,利用电话和微信远程安排居家办公的同事做好各类疫情防控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与汇报。

中午12点
在匆匆吃完送来的盒饭后,没有片刻休息,钱玉章开始对办公区现有的口罩、面罩、消毒酒精等防疫物资进行清点,并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我们每天都要对防疫物资进行清点,有快用完的要及时进行采购,在这个特殊时期,防疫物资一定要供应到位。”由于今天志愿服务的小区要开展新一轮的核酸检测,钱玉章表示自己下午要前往小区和同事们一起并肩作战,协助医护人员尽快完成核酸采样工作。
下午2点
到达天成颐和家园时,小区居民已陆续下楼排队开始核酸检测,钱玉章迅速进入工作状态,熟练地拿起扩音器喊道:“大家要戴好口罩,前后间隔一米远,做完的人抓紧时间回家,不要在小区内聚集。”“做核酸检测时人员密集,如果不注意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别的城市就出现过因为核酸检测而发生大面积感染的情况,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钱玉章对同事说道。遇到个别手机操作不熟练的老人,钱玉章还热心地教他们如何注册核酸检测预登记码,向他们解释频繁进行核酸检测的原因和必要性,耐心安抚他们的不安情绪。在志愿者们的协助下,现场秩序良好,居民配合度极高,核酸检测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仅用三个小时就完成了整个小区居民的核酸采样工作。完成志愿服务后,钱玉章再次返回办公室处理下午临时接到的工作任务。

晚上八点
正在加班的钱玉章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这个电话是单位退休职工徐传鼎打来的。徐传鼎今年七十多岁,患有糖尿病,每天都需要注射胰岛素用来控制病情,因疫情原因被封在家中多日,附近的药店已买不到他常用的药物,无奈之下只得求助单位。听到这个消息,钱玉章在问清楚需要购买的药品名称后,立马放下手头的工作出门买药,可是附近的药房均买不到这种注射类的药物。同事表示可以开车送他到市里去,因不忍让辛苦了一天的同事再劳累,他执意要骑自己的电动车去市里,在找了几家药房后,终于买到了老同志需要的药。虽然徐传鼎一再表示第二天送来完全来得及,让他早点回去休息,但热心肠的钱玉章还是坚持当晚把药送到了家里,为了买药送药他来回一共奔波了二十多公里。

晚上11点
结束了一天紧张又繁忙的工作,钱玉章终于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办公室,此刻躺在床上的他睡意全无,想到家中一双年迈的父母,一丝愧疚涌上心头。他的父母均已年近九旬,父亲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母亲患有脑梗,做过两次血栓手术,现已失语且生活不能自理。作为单位出了名的大孝子,钱玉章每天中午和晚上都会去看望自己的老父亲和老母亲,风雨无阻,从未间断。而这次他已经整整14天未见到父母,只能每天抽空打电话回家询问情况,即便这样,他也常说:“大疫当前,我们只能舍小家,顾大家,我无怨无悔。”

伴随着对父母的思念,钱玉章带着丝丝倦意进入了梦乡,新的一天,新的任务还在等着他……(张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