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六安新闻>政务信息>详细内容

防疫建设两不误 “双线作战”筑防线

编辑:宋明俊 来源:本网原创 浏览次数:93 次 发布时间:2022-04-13 17:30:34 【字体:

  当前,疫情突袭六安,一边是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另一边是紧张的汛前施工计划,记者从杭埠河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处了解到,工程参建单位迅速行动,疫情防控和工程施工两线作战,力争疫情防控和水利建设“两手抓两不误”。

  超前谋划,未雨绸缪。早在疫情发生之前,杭埠河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处就组织工程参建单位多次召开疫情防控专题会议,主要针对实时疫情态势研究可操作性、有实效性的防控对策,对此次战“疫”起到关键性作用。人员管理是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建管处要求各参建单位对现场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建立名册及管控档案,一人一档,来工地前的14天内行程、安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等信息一个不落,共建立个人疫情管理档案557份。早在3月中旬,建管处及各参建单位已实行非必要不得离开工地,住处与工地两点一线封闭式管理,确需离开必须经过单位负责人批准并报建管处备案,各项目部向全体施工人员发放一封“告知书”,告知施工现场疫情管控要求和责任,实行非必要不出工地,出工地必须经工区长批准和向项目部报备,严把人员进出关,把好工地的“安全门”。同时,工程参建单位提前备足防疫物资,共购置口罩43000只、84消毒液140瓶、免洗酒精100瓶、测温枪、立式测温仪20把,水银体温表20支,前期准备的“子弹”在抗疫中派上了大用场。

  临危不乱,组织有力。由于本项目施工人员及项目管理人员大多来自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霍山县、舒城县,还有外省市人员,疫情以来,建管处更加重视对作业人员的管控,安排各项目部每天不得少于2次环境消杀,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日常饮食实行分餐分地就餐,取消聚集性会议,传递物品时尽量使用媒介递送,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接触。同时,根据舒城县新冠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第3号通报,将3月20日以来自六安城区的返舒人员登记造册,并主动向所在村报备。在舒城县千人桥镇、桃溪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3月底以来开展周期性全员核酸检测共6次,检测频次达3312人次,确保作业人员上“安全岗”。

  齐心协力,共度时艰。当前,由于疫情影响,部分施工人员无法上岗,临时抽调必须经过14天隔离期,给施工进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疫情和工期的双重压力下,两家总承包单位互调班组,协助对方抢工,疫情面前无小我,紧绷防疫防汛两条线,严守防疫防汛底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项目部成立党员先锋岗,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时刻保持与工程施工沿线各乡镇、村的联系,互通信息、形成合力。

  记者了解到,杭埠河治理工程紧抓3、4月的晴好天气,300多台机械和400多名施工作业人员在80余公里的杭埠河和丰乐河沿线连夜施工,大家抢抓工期,抢赶进度,力争圆满完成度汛任务。截至发稿日,杭埠河治理工程防疫管控有力有序,度汛工程进展顺利。金安段已完成主体工程施工,舒城段26个堤防“开口子”工程,目前已完成15个回填复堤,11个正在进行回填,堤防加培共完成土方280万立方米,占总土方98.7%,完成投资约14亿元,占总投资80%。(吕陈 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宋金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Scan me!
【打印正文】